• [单选题]胃食管反流是婴儿呕吐的常见原因,其治疗方案中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B
  • 阿托品治疗

  • 解析:由于少数患者有上腹部或胸骨后疼痛症状,患者可能使用阿托品、颠茄、654-2等解痉药来止痛。医学专家指出,这一做法是错误的,因为胃食管反流时产生的上腹部或胸骨后疼痛并非胃肠道平滑肌痉挛所致,而是由于胃酸分泌过多,反流时刺激或损伤食道黏膜所致。所以,胃食管反流患者使用解痉药通常无效,并不能缓解不适与疼痛,甚至还有可能因药物减弱食管和胃的蠕动,松弛食管下括约肌而致胃排空延迟,胃潴留加重,反而加重胃食管反流症状。

  • [单选题]鉴定专家成员抽取为专家鉴定组成员,申请回避批准理由
  • 正确答案 :B
  • 系当事人近亲属

  • 解析:鉴定原则和依据1.合议制原则:专家鉴定组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实行合议制。专家鉴定组人数应当为单数,涉及的主要学科的专家一般不得少于鉴定组成员的二分之一;涉及死因、伤残等级鉴定的,并应当从专家库中随机抽取法医参加专家鉴定组。2.回避原则:专家鉴定组成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回避,当事人也可以以口头或者书面的方式申请其回避:①是医疗事故争议当事人或者当事人的近亲属的;②与医疗事故争议有利害关系的;③与医疗事故争议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鉴定的。3.独立鉴定原则:专家鉴定组独立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对医疗事故进行鉴别和判定,为处理医疗事故争议提供医学证据。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干扰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不得威胁、利诱、辱骂、殴打专家鉴定组成员。专家鉴定组成员不得接受双方当事人的财物或者其他利益。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依据是医疗卫生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以及医学科学原理和专业知识。

  • [单选题]室间隔缺损伴明显肺动脉高压时可有下列表现,但除外
  • 正确答案 :B
  • 原有心脏的杂音显著增强


  • [单选题]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是
  • 正确答案 :A
  • 呼吸道合胞病毒

  • 解析:小儿上呼吸道感染:各种病毒、细菌和肺炎支原体等均可引起,以病毒多见,主要有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鼻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等,其中以呼吸道合胞病毒为主。常见的细菌包括溶血性链球菌、肺炎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

  • [单选题]关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叙述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D
  • 中度缺氧缺血性脑病无后遗症


  • [多选题]碘解磷定( )
  • 正确答案 :ABCD
  • 剂量过大本身也可抑制胆碱酯酶

    能使被有机磷酸酯类抑制的胆碱酯酶活性恢复

    能与体内游离的有机磷酸酯类直接结合

    能迅速制止肌束颤动


  • [单选题]患儿男,2岁,因呼吸衰竭和心动过缓在急诊抢救室抢救。现已气管插管开放气道、供氧,但心动过缓不能缓解,无房室传导阻滞。此时最适合的药物是
  • 正确答案 :D
  • 肾上腺素


  • [单选题]新型毒品如亚甲二氧甲基苯丙胺(MDMA、摇头丸)、麦角乙二胺(LSD、摇脚丸、一粒沙、白色闪光)属于
  • 正确答案 :B
  • 中枢兴奋药


  • [单选题]容积性泻药的作用特点是( )
  • 正确答案 :B
  • 维持肠道等渗


  • [单选题]进入体内的乙醇约有95%被机体代谢,主要代谢器官是
  • 正确答案 :C

  • [多选题]新生儿重度缺氧缺血性脑病可有以下表现
  • 正确答案 :ACDE
  • 频繁发作的惊厥

    瞳孔对光反应消失

    前囟饱满

    常有中枢性呼吸衰竭


  • [多选题]符合贫血诊断的血红蛋白值是( )
  • 正确答案 :AD
  • 新生儿<145g/L

    6~14岁小儿<120g/L


  • [多选题]强心甙中毒的停药指征是( )
  • 正确答案 :ABCD
  • 频发室性早搏

    二联律

    窦性心动过缓

    视觉异常


  • [单选题]慢性胃炎的主要致病因素是
  • 正确答案 :D
  • 幽门螺杆菌感染


  •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37wrdd.html
  • 相关资料
    考试资料
    推荐科目: 内科学(中级)[代码:303] 职业病学(中级)[代码:314] 小儿外科学(中级)[代码:322] 肿瘤内科学(中级)[代码:341] 临床医学检验学(中级)[代码:352] 重症医学(中级)[代码:359] 健康教育(中级)[代码:365] 中医儿科学(中级)[代码:333] 中医肛肠科学(中级)[代码:327] 推拿按摩学(中级)[代码:349]
    推荐阅读
    @2019-2027 志学网 www.233go.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