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RFP INH
EF
题目:患者男,29岁。咳嗽、咳痰、消瘦、全身乏力一个月,畏寒、发热20多天,曾在当地卫生院治疗未见好转,近20多天来高热、畏寒、咳嗽、咳痰加重入院,体检:T39℃,P98次/分,R26次/分,BP135/68mmHg。神清,巩膜无黄染。心律齐,各瓣膜区未闻杂音,双肺呼吸音增粗,未闻干湿性啰音。腹部平坦,肝脾未触及,全腹无压痛。全身表浅淋巴结未触及,未见皮疹及出血点。双下肢未见凹陷性水肿,未引出病理性神经反射。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多选题]肝性脑病的产生机制有
支链氨基酸/芳香氨基酸比例失调
血氨的储积
假性神经递质学说
肠道呈碱性环境
解析:肝性脑病(HE)是由严重肝病引起的、以代谢紊乱为基础、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的综合征。关于HE的发病机制学说众多:1、神经递质学说,食物中的芳香族氨基酸如酪氨酸、苯丙氨酸等经肠菌脱羧酶的作用分别转化为酪胺和苯乙胺,若肝脏对酪胺和苯乙胺的代谢发生障碍,便可进入脑组织,再经β羟化酶的作用分别形成β羟酪胺和苯乙醇胺,后二者成为假性神经递质,不能传递神经冲动或作用很弱,AC正确;2、氨中毒学说,氨是促发HE的主要神经毒素,可干扰脑细胞三羧酸循环及神经的电活动等。消化道是产氨的主要部位,氨在肠道的吸收主要以NH3弥散入肠系膜,当结肠内为碱性环境时,NH3大量弥散入血,酸性环境时则从血液转至肠腔,随粪便排出,BE正确。故ABCE为正确项。【避错】D选项错误点在于肠道酸性环境时NH3从血液转至肠腔,随粪便排出,不是肝性脑病促成原因,故D错误。避错方法:熟悉目前关于肝性脑病发生机制的几种学说。。
[单选题]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 )
血
[单选题]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十宣穴主治病症的是( )
咽喉肿痛
[多选题]适用于肝气郁滞胁痛的药物是( )
香附
青皮
佛手
川楝子
[多选题]常用的抗结核药物中具有杀菌作用的是
异烟肼
利福平
链霉素
吡嗪酰胺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3e110r.html
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