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脑栓塞

E

题目:患者女性,51岁,风心病二尖瓣狭窄并关闭不全20年,房颤4年。无高血压及高脂血症病史。3h前在家做饭时突然跌倒在地伴失语。最可能的原因是

解析:房颤引起心房血栓,栓子脱落引起脑栓塞。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多选题]房颤心电图表现为
  • P波消失,代之小而不规则的基线波动

    QRS波群通常形态正常

    R-R间隔绝对不规则

    房率约350~600次/分

  • 解析:f波之间无等电位线。

  • [单选题]关于窦性心动过速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不应有ST-T的变化


  • [单选题]男性,56岁。以往体健。近3周来觉心悸来门诊检查。体检:心界不大,心率180次/min,律不齐,心尖部第一心音时强时弱。最可能的诊断是
  • 心房颤动


  • [多选题]洋地黄中毒导致的房性心动过速治疗有
  • 血钾高可以选用利多卡因

    立即停用洋地黄

    血钾不高可以补钾


  • [单选题]以下对室性心动过速诊断最有价值的是
  • 心室夺获及室性融合波


  • [单选题]长QT间期综合征的心电图特征不包括
  • 常有ST段抬高

  • 解析:女性QTc间期>0.48s、男性QTc间期>0.47s可作为长QT间期综合征的独立诊断标准;患者常因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和心室颤动而发生晕厥或猝死;T波可发生电交替或有切迹。ST段抬高不是其特征性改变。

  • [单选题]急性心肌梗死时,不出现病理性Q波的情况是
  • 心肌梗死发生在基底部

  • 解析:临床上,约有10%的心肌梗死发生在基底部,该部位的除极化过程发生在心肌除极的终末40ms,故引起QRS波群终末40ms部分的改变,一般不出现病理性Q波。

  • [单选题]关于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发生机制的表述,正确的是
  • 有效不应期极度延长,大于逸搏间期

  • 解析:一度房室传导阻滞的发生机制为相对不应期延长,大于PP间距;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的发生机制为相对不应期和有效不应期均延长,以相对不应期延长为主;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的发生机制为有效不应期显著延长,只留下很短的相对不应期;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的发生机制为有效不应期极度延长,大于逸搏间期。

  • [单选题]关于主动固定式电极导线特点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起搏阈值比一般电极低


  •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3e2md0.html
  • 相关资料
    相关科目: 输血技术(正高) 眼科学(副高) 口腔内科学(副高) 中药学(副高) 泌尿外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21) 理化检验技术(师)(代码:211) 临床助理医师实践技能 口腔执业医师实践技能 核医学技师 助产士
    @2019-2027 志学网 www.233go.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