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福赛类杆菌

C

题目:常见的致龋微生物不包括

解析:致龋细菌有:1.变形链球菌组中,变形链球菌和远缘链球菌(茸毛链球菌)与人类龋病的发生密切相关。2.乳杆菌属:乳杆菌是口腔的正常菌群,为革兰阳性兼性厌氧或专性厌氧杆菌。3.放线菌属:放线菌是入口腔正常菌丛中最常见的G+不具动力、无芽胞形成的杆状或丝状菌。故答案选C。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口腔健康调查使用牙周CPI指数检查的项目有
  • 牙结石

  • 解析:CPI检查内容为牙龈出血、牙石和牙周袋深度。

  • [单选题]牙髓塑化剂不易用于前牙的原因是
  • 塑化剂可以使牙质变色


  • [单选题]热凝树脂牙托粉中一般加有少量的引发剂为( )
  • 过氧化苯甲酰


  • [单选题]口腔颌面部感染的最常见途径是
  • 牙源性感染

  • 解析:口腔颌面部感染均为继发感染,最常见为牙源性感染。

  • [单选题]复发性阿弗他溃疡与癌性溃疡、创伤性溃疡、结核性溃疡相比,最主要区别在于
  • 溃疡有自限性和复发性


  • [单选题]牙分隔术的操作步骤如下,除了
  • 根面刮治

  • 解析:小的髓室底穿孔可用氢氧化钙制剂或银汞合金充填;较大的髓室底穿孔需手术治疗,将牙颊舌方向从根分叉部分分成两半,各自行根管治疗,垫底充填及全冠修复,使磨牙形成两个前磨牙形态,这种手术也称牙分隔术。

  • [单选题]中位双曲唇弓,唇弓水平段应位于
  • 前牙切龈距的中点


  • [单选题]氟化物预防龋病的途径主要是
  • 牙萌出前通过全身作用,萌出后依赖局部作用

  • 解析:氟化物抗龋机制的有关理论涉及三个方面:氟对釉质羟磷灰石的作用,包括降低溶解性、改善晶体结构和促进脱钙矿物质的再矿化;对菌斑细菌的作用,包括对酶的抑制和抑制致龋菌生长;对釉质表面的作用,包括解除蛋白质和(或)细菌的吸附和降低表面自由能。

  •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3e40gv.html
  • 相关资料
    相关科目: 小儿内科(正高) 病理学(正高)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副高) 职业卫生(副高) 神经内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08) 皮肤与性病学主治医师(代码:338) 公卫主治医师(代码:362) 住院医师规培(中医耳鼻咽喉科) LA物理师 药学(中级)
    @2019-2027 志学网 www.233go.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