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需RNA指导的DNA聚合酶参加

D

题目:下列有关DNA复制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牙周膜主纤维束中数量最多的是
  • 斜行组

  • 解析:牙周膜主纤维束分:牙槽嵴组、水平组、斜行组、根尖组和根间组。牙槽嵴组纤维起于牙槽嵴顶,呈放射状向牙冠方向走行,止于牙颈部的牙骨质。水平组在牙槽嵴纤维的根方,呈水平方向分布,是维持牙直立的主要力量。斜行组是牙周膜中数量最多、力量最强的一组纤维。除牙颈部和根尖区外,纤维方向向根方倾斜约45°埋入牙槽骨的一端近牙颈部,将牙悬吊在牙槽窝。根尖组起于根尖区牙骨质,呈放射状至根尖周围的牙槽骨。根间组只存在于多根牙,起自根分叉处的牙根间骨隔顶,至根分叉区牙骨质。此题选C。

  • [单选题]患者,女,45岁。右下颌磨牙区膨胀1年。 X线见不规则透射区并含大小不等的不透光区。镜下肿瘤由片状或岛状多边形上皮细胞组成。细胞间桥清晰,肿瘤细胞及细胞核有多形性,但核分裂罕见。肿瘤组织内见嗜酸性均质状物质,刚果红染色阳性。最可能的病理诊断是
  • 牙源性钙化上皮瘤

  • 解析:牙源性钙化上皮瘤极少见,占牙源性肿瘤的1%~2%。中年人多见,无性别差异,下颌骨前磨牙区及磨牙区多发,占2/3。病变区常含有埋伏牙,一般无自觉症状,颌骨膨胀明显时可见面部畸形,少数可发生于颌骨以外的黏膜中,如下颌牙龈区及颌下区等。

  • [单选题]"健康所系,性命相托"这一提法出自
  • 1991年《中国医学生誓词》


  • [单选题]耳屏前形成的皮肤盲管可能是由于()
  • 第一鳃沟发育异常

  • 解析:第一腮沟和第一、二腮弓发育异常可在耳屏前方形成皮肤盲管,又称先天性耳前窦道。第三、四腮沟在发育中被快速生长的第二腮弓覆盖,形成暂时的颈窦,以后将消失,否则形成颈部囊肿,残余部分可形成腮漏,故排除B、C、D,面突参与面部的发育,发育异常时主要形成唇裂和面裂,排除E,故此题应选A。

  • [单选题]以下哪个不是牙源性角化囊肿易复发的原因
  • 囊肿部分区恶变

  • 解析:牙源性角化囊肿易复发的原因:①牙源性角化囊肿的囊壁薄,易破碎,手术难以完整摘除,而残留囊壁的上皮具有高度增殖能力。②囊壁内可含有微子囊或卫星囊。③骨小梁之间呈指状外凸性生长。④可能来源于口腔黏膜上皮。⑤不全角化的复发率高于全角化。

  • [单选题]男性,72岁,糖尿病。近1月经常出现胸闷、气急,阵发性夜间呼吸困难。因昏迷被急送医院。平时患者每日服格列齐特(达美康)、苯乙双胍(降糖灵)各3片,血糖控制尚满意。体检:深昏迷,呼吸深快,血压8/5.3kPa(60/40mmHg),心率124次/分,尿糖(++),尿酮(±),血糖12.4mmol/L,pH6.9,血钾4.9mmol/L,阴离子间隙15,ECG示窦性心动过速。其昏迷最可能的原因是
  • 乳酸性酸中毒


  • [单选题]患者,女。在行左腮腺浅叶切除加面神经解剖术后3个月开始出现进食时左耳垂下皮肤潮红、出汗。最有可能的原因是
  • 该区域副交感神经与交感神经发生错位愈合

  • 解析:腮腺浅叶切除及肿瘤切除术后,部分患者进食时耳前下区皮肤发生潮红、出汗,此现象称为“味觉出汗综合征”或“Frey综合征”,这是由于术中切断的耳颞神经和原支配腮腺分泌的副交感神经分泌神经支再生时与皮肤汗腺和浅表血管的交感神经支错位联结所致。

  • [单选题]对口腔健康教育不正确的认识是
  • 是口腔预防保健项目


  • [单选题]在腮腺浅叶前缘由上到下依次为
  • 面横动脉,面神经颧支,面神经上颊支,腮腺导管,面神经下颊支,面神经下颌缘支

  • 解析:腮腺浅叶前缘由上到下依次为面横动脉,面神经颧支,面神经上颊支,腮腺导管,面神经下颊支,面神经下颌缘支。

  •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3eoyjv.html
  • 相关资料
    相关科目: 肿瘤内科学(副高) 环境卫生(副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基础检验(副高) 内科护理(副高) 神经电生理(脑电图)技术(副高) 病案信息技术(副高) 理化检验技术(士)(代码:109) 住院医师规培(耳鼻咽喉科) 医学基础知识 执业药师
    @2019-2027 志学网 www.233go.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