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溶出原理

A

题目:药物与高分子化合物生成难溶性盐达到缓释作用根据哪种原理

解析:的释放速度受其溶出速度的限制,溶出速度慢的药物显示出缓释的性质。因此采取措施降低药物的溶出速度,可使药物缓慢释放,达到延长药效的目的。根据noyes—whitney方程式,药物的溶出速度受药物的溶解度,药物粒子的表面积等因素影响。利用溶出原理达到缓释作用的方法很多,包括制成溶解度小的盐或酯、控制粒子大小、以及将药物包藏于具有缓释作用的骨架材料中等。具体的方法有下列几种:  (一)制成溶解度小的盐或酯  (二)与高分子化合物生成难溶性盐  (三)控制粒子大小  (四)将药物包藏于溶蚀性骨架中  (五)将药物包藏于亲水性高分子材料中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关于药物代谢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肝代谢和肾排泄是两种主要消除途径

  • 解析:药物从体内消除(elimination)主要有两种方式,即代谢(metabolism)和排泄(excretion)。代谢是大部分药物从体内消除的主要方式。药物的代谢反应大致可以分为氧化(oxidation)、还原(reduction)、水解(hydrolysis)和结合(conjugation)四种类型,氧化、还原和水解为Ⅰ相代谢,结合反应为Ⅱ相代谢。有些药物可以同时通过几种反应类型进行代谢。药物代谢的方式1、肝脏代谢,肝脏是药物的主要清除器官,肝脏清除分成肝脏代谢和胆汁排泄两种方式。肝脏富含药物Ⅰ相代谢和Ⅱ相代谢所需的各种酶,其中以P450酶最为重要。

  • [单选题]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实行
  • 逐级定期报告制度

  • 解析: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应。一般可以分为A型反应和B型反应。A型反应与剂量有关,可以预测,包括过度作用、副作用、毒性反应、首剂反应、继发反应和停药综合征;B型反应与常规的药理作用和剂量无关,可能涉及遗传易感性和变态反应等机制,因此难以预测。当不良反应致使机体某个器官或局部组织产生功能性或器质性损害而出现一系列临床症状和体征时,就成为药源性疾病(druginduced diseases,DID)。药品严重不良反应是指因服用药品引起以下损害情形之一的。

  • [单选题]下列描述中不属于透皮给药制剂特点的是
  • 减少用药剂量,可用最小剂量达到最大药效

  • 解析:答案:C。减少用药剂量,可用最小剂量达到最大药效属于缓控释制剂的特点。

  • [单选题]以下哪个因素不会影响药物治疗的有效性
  • 药物上市时间和价格

  • 解析:答案:D。药物上市时间和价格不会影响药物的有效性。

  • [单选题]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伴心功能不全用
  • 静注氨茶碱

  • 解析:氨茶碱适用于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伴心功能不全、喘息型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等缓解喘息症状;也可用于心力衰竭的哮喘(心源性哮喘)。

  • [单选题]注射剂常用的渗透压调节剂是
  • 葡萄糖

  • 解析:射剂常用的渗透压调节剂是葡萄糖,亚硫酸氢钠常作为注射剂的抗氧剂,依地酸二钠常作为金属络合剂;盐酸常作为pH调节剂;葡萄糖常作为渗透压调节剂;山梨酸一般不属于注射剂的附加剂。本题选C。

  • [单选题]医师开具处方应当根据医疗、预防、保健的需要,按照诊疗规范和药品说明书的
  • 适应证、用药途径、用法用量、禁忌和注意事项等

  • 解析:医师开具处方应当按照诊疗规范和药品说明书的适应证、用药途径、用法用量、禁忌和注意事项等。

  •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3l3dz.html
  • 相关资料
    相关科目: 眼科(正高) 精神病学(正高) 中医护理(正高) 内科学(副高) 烧伤外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23)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16) 口腔执业医师实践技能 执业药师(中药) 住院医师规培(临床病理科) 核医学技师
    推荐阅读
    @2019-2027 志学网 www.233go.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