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多巴反应性肌张力障碍

D

题目:患者女,25岁。因“下肢僵硬15年”就诊。15年前出现下肢僵硬感,易摔倒,后渐出现双上肢动作笨拙、不自主抖动。晨起及午睡后上述症状减轻,下午加重,严重时行走困难。家族中无类似病史。曾口服苯海索1mg/d,略好转。神经系统查体:脑神经未见明显异常,四肢肌张力增高,四肢肌力5级,痉挛步态,脊柱侧弯,马蹄内翻足,腱反射活跃,病理反射未引出,双手静止性震颤;深、浅感觉检查正常,双侧角膜K-F环(-)。予多巴丝肼片125mg/d,4d后四肢僵硬、抖动症状完全消失。

解析:2.多巴反应性肌张力障碍( DRD)是由三磷酸鸟苷环化水解酶(GCHl)基因与酪氨酸羟化酶(TH)基因突变引起的。有助于明确诊断的辅助检查如下。①生化检查:GCH1缺陷影响苯丙氨酸代谢和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合成,使血浆和 脑脊液中生物蝶呤下降。TH缺陷导致儿茶酚胺水平下降,脑脊液中高香草酸 含量下降。②苯丙氨酸负荷试验:口服苯丙氨酸100mg/kg,服药前及服药后1、2、3、4h分别测定血苯丙氨酸、酪氨酸浓度,计算苯丙氨酸与酪氨酸比值。患者 服药前血苯丙氨酸水平正常,服药后血苯丙氨酸浓度、苯丙氨酸酪氨酸比值于3h和4h明显下降,提示苯丙氨酸代谢存在亚临床缺陷。苯丙氨酸负荷试验可 筛查不典型和症状前患者。③基因检测:检测GCH1与TH基因突变可确诊。 3.多巴反应性肌张力障碍又称Segawa病,是一种好发于儿童或青少年,以肌张力障碍或步态异常为首发症状的少见的遗传性疾病,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最重要临床特点为症状的昼间波动性,以及小剂量多巴制剂对其有快速、明显的疗效。怀疑此病可给予小剂量多巴制剂作为诊断性治疗。 4.多巴反应性肌张力障碍常见致病基因是三磷酸鸟苷环化水解酶基因与酪氨酸羟化酶基因;其余为家族性帕金森病致病基因。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眉心至后发际为( )
  • 15寸


  • [多选题]眼肌型重症肌无力的特征是
  • 好发于青少年

    病变仅限于眼外肌

    临床有眼睑下垂和复视

    一般不影响其他部位


  • [多选题]关于CADASIL,叙述错误的有( )
  • 胼胝体萎缩

    双侧额叶皮质萎缩改变

    双侧小脑半球萎缩改变


  •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3l4470.html
  • 相关资料
    相关科目: 骨外科(正高) 老年医学(正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基础检验技术(正高) 护理学(副高) 病理学技术中级职称(代码:380) 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 LA物理师 乳腺技师 药学(师) 临床营养(师))
    @2019-2027 志学网 www.233go.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