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对身心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D

题目:下列关于心理应激,不正确的说法是

解析:心理应激是有机体在某种环境刺激作用下由于客观要求和应付能力不平衡所产生的一种适应环境的紧张反应状态。 一个人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生活,总会有各种各样的情境变化或刺激对人施以影响,作用刺激被人感知到或作为信息被人接收,一定会引进主观的评价,同时产生一系列相应的心理生理的变化。通过信息加工过程,就对刺激作出相应的反应。如果刺激需要人做出较大的努力才能进行适应性反应,或这种反应超出了人所能承受的适应能力,就会引进机体心理、生理平衡的失调即紧张反应状态的出现。心理应激的产生可提高人的警学水平,应付各种环境变化的挑战。但长时间的应激状态则会对损害人的心身健康。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龈上洁治术后牙本质过敏的脱敏应选用的药物是
  • 75%氟化钠糊剂

  • 解析:龈上洁治术后遗留的牙根暴露及敏感区,可用氟化物或氢氧化钙等药物做脱敏治疗。故选B。

  • [单选题]与面部发育相关的突起不包括
  • 前腭突

  • 解析:此题为面部发育的基本知识题。胚胎第3周时,在前脑的下端出现了额鼻突。额鼻突的下方是第一鳃弓,即下颌突。下颌突的发育特别迅速,由两侧向前,向中线生长,并在中缝处联合。大约第24天时,在下颌突两端的上缘,又长出两个圆形隆起,此即上颌突。约在胚胎28天时,额鼻突的末端两侧外胚层上皮出现椭圆形局部增厚区,称嗅板或鼻板,鼻板由于细胞增生,边缘隆起,使鼻板中央凹陷,称鼻凹或嗅窝。嗅窝将额鼻突分为三个突起即中鼻突和两侧的侧鼻突。胚胎第五周,中鼻突生长迅速,其末端出现两个球状突起称球状突,此时,面部发育所需的突起已齐备,面部即由上述突起发育而来。所以答案应选B。

  • [单选题]"长正中"所指的滑动距离为
  • 由下颌后退接触位自如地直向前滑动到牙尖交错位

  • 解析:从后退接触位,下颌向前上移动1mm左右到达牙尖交错位,这两个颌位的关系主要为水平向的关系。在此移动的过程中下颌无偏斜或偏斜小于0.5mm,双侧后牙均匀对称接触,无单侧的咬合性接触,通常将此时的上下颌颌位关系称为"长正中"。故选择E。

  • [单选题]男,35岁。下颌下区手术时,由于切口位置平下颌骨下缘而导致面神经下颌缘支损伤,术后可能表现为
  • 口角下垂和流口水

  • 解析:本试题属理解分析考题,考核知识点是面神经分支与分布。面神经中运动纤维为主要组成部分,支配面部表情肌等。在腮腺内分支有5支:①颞支,分布于额肌等,受损后,同侧额纹消失;②颧支,分布于上下眼轮匝肌等,受损后眼睑不能闭合;③颊支,分布于上唇肌、鼻翼肌等,受损后出现鼻唇沟变浅、鼓腮无力等;④下颌缘支,分布于降口角肌等,受损后患侧口角下垂和流口水;⑤颈支,分布于颈阔肌,受损后,影响颈阔肌运动。选项B为干扰答案,面神经无此分支。因此选项C正确。

  • [单选题]下列关于拔除下颌切牙的描述,正确的是
  • 下颌切牙牙根较细易折断,不可使用旋转力

  • 解析:下颌切牙牙根较细且扁平易折断,拔牙时不可使用旋转力。脱位运动先摇动后,向唇侧上方牵引。

  • [单选题]下列符合处方书写规则的是
  • 西药和中成药可以开具一张处方

  • 解析:处方管理办法第六条规定了处方书写的十二条规则,其中规定,西药和中成药可以分别开具处方,也可以开具一张处方,但中药饮片应当单独开具处方,所以A正确,E错误;中药饮片处方的书写,一般应当按照"君、臣、佐、使"的顺序排列,所以B错;处方一般不得涂改,但却又需要,也可以修改,但是应当在修改处签名并注明修改日期,所以C错;D错在患者年龄填写的应当是实足年龄。

  • [单选题]化脓性球菌侵入血流后,大量繁殖并扩散到其他脏器引起化脓性病灶,称为
  • 脓毒血症

  • 解析:属于基本知识题,难度适中。要求考生掌握非细胞型微生物(病毒)的基本知识。例如,化脓性金黄色葡萄球菌脓毒血症可导致多发性肝、肺、肾脓肿及皮下脓肿等。

  • [单选题]急性牙髓炎最有效的应急处理是
  • 开髓引流


  • [单选题]对放射线敏感的是
  • 嗜酸性粒细胞增生性淋巴肉芽肿

  • 解析:嗜酸性粒细胞增生性淋巴肉芽肿对放射线敏感。恶性黑色素瘤、颌骨骨肉瘤、脂肪肉瘤、颌下腺腺癌均对放射线不敏感。故此题选择E。

  •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3l4g60.html
  • 相关资料
    相关科目: 血液病(正高) 骨外科学(副高) 泌尿外科学(副高) 儿童保健(副高) 呼吸内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05) 急诊医学主治医师(代码:392) 住院医师规培(推拿科) 执业兽医(兽医全科类) 初级护师 药学(师)
    @2019-2027 志学网 www.233go.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