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随后腹痛转移到右下腹肠俞穴附近

C

题目:关于肠痈,错误的描述是

解析:肠痈为外科常见急腹症,属急腹症范畴。多因饮食失节,暴怒忧思,跌扑奔走,使肠胃部运化功能失职,湿热邪毒内壅于肠而发。因饮食不节、湿热内阻,之败血浊气壅遏于阑门而成。以持续伴有阵发性加剧的右下腹痛、肌紧张、反跳痛为特征。可发于任何年龄,多见于青壮年,男性多于女性。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湿浊停滞者,常有
  • 口黏腻

  • 解析:口黏腻多由湿浊、痰饮、食积等引起。

  • [单选题]感染乙脑病毒后是否发病,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
  • 机体的免疫力

  • 解析:C如机体免疫功能强时,即使病毒量多,感染后只发生短暂的病毒血症,病毒迅速被清除,不侵入中枢神经系统,仅表现为隐性感染或轻型病例,并可获得持久免疫力。若机体免疫功能低下,侵入机体的病毒数量多且毒力强时,则乙脑病毒可侵入中枢神经系统引起脑实质损害。脑寄生虫感染、癫痫、高血压、脑外伤及脑血管病等仅可使乙脑病毒较易侵入中枢神经系统,但并不起决定作用。

  • [单选题]下列各项,对急性重型肝炎诊断无提示意义的是( )
  • 丙氨酸氨基转氨酶>1000U/L

  • 解析:急性重型肝炎诊断提示意义:肝性脑病、深度黄疸、肝脏迅速缩小、腹水、肠胀气。

  • [单选题]芍药、五味子在小青龙汤中属
  • 佐制药

  • 解析:方中麻黄、桂枝相须为君,发汗散寒以解表邪,且麻黄又能宣发肺气而平喘咳,桂枝化气行水以利里饮之化。干姜、细辛为臣,温肺化饮,兼助麻、桂解表祛邪。然而素有痰饮,脾肺本虚,若纯用辛温发散,恐耗伤肺气,故佐以五味子敛肺止咳、芍药和养营血,二药与辛散之品相配,一散一收,既可增强止咳平喘之功,又可制约诸药辛散温燥太过之弊;半夏燥湿化痰,和胃降逆,亦为佐药。炙甘草兼为佐使之药,既可益气和中,又能调和辛散酸收之品。

  • [单选题]造成医疗责任事故,情节严重的
  • 吊销其执业证书

  • 解析:医疗责任事故,情节严重的处罚:吊销其执业证书。

  •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3l5m9v.html
  • 相关资料
    相关科目: 消化内科(正高) 烧伤外科(正高) 麻醉学(正高) 中医全科学(正高) 中医耳鼻咽喉科(副高) 中医骨伤科学(副高) 超声波医学主治医师(代码:346) 疾病控制学主治医师(代码:361) 放射医学(中级) 超声医学科
    推荐阅读
    @2019-2027 志学网 www.233go.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