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气血两虚证

B

题目:患者头晕目眩,乏力少气,自汗,面色萎黄,心悸多梦,舌淡瘦薄,脉细无力的临床意义是( )

解析:气血两虚证临床表现:神疲乏力,呼吸气短,头晕眼花,心悸失眠,面色苍白无华,手足麻木,指甲色淡,或月经量少,色淡质稀,血崩漏下,舌淡而嫩,脉细弱无力等症。气血两虚证常见于心悸怔忡、虚劳、眩晕、痿证、不寐、月经不调及各种出血性疾病中。注意气血两虚证应与气阴两虚证、气虚血瘀证的区别。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患者,女,45岁。因情志不畅而致咽中如有物梗阻,咯吐不出,吞咽不下,胸胁满闷。治疗应首选
  • 半夏厚朴汤

  • 解析:根据题干主症"因情志不畅而致咽中如有物,梗阻"故知此为梅核气。半夏厚朴汤行气散结、降逆化痰,主治梅核气。症见"咽中如有物阻,咯吐不出,吞咽不下,胸膈满闷,或咳或呕,苓白润或白滑,脉弦滑或弦缓"。本题考点为半夏厚朴汤的主治。半夏后补汤要义:本方的病机关键为情志不畅,肝气郁结.肺胃宣降失常,津液运化失常,聚津为痰,与气相搏,结于咽喉,即痰气互结于咽喉。半夏化痰散结,降逆和胃,为君药;厚朴下气除满,茯苓甘淡渗湿,助半夏,臣药;生姜辛温散结,和胃止呕;苏叶芳香行气,理肺疏肝,佐使药。方利特点:辛开,苦降,温散并用、

  • [单选题]治疗五更泻的代表方剂是
  • 四神丸

  • 解析:四神丸为固涩剂,具有温肾散寒,涩肠止泻之功效。用于肾阳不足所致的泄泻,症见肠鸣腹胀、五更溏泻、食少不化、久泻不止、面黄肢冷。

  • [单选题]津液耗损导致血行瘀滞不畅的病机是
  • 津亏血瘀

  • 解析:津亏血瘀,是指津液耗损导致血行瘀滞不畅的病理变化。津液充足是保持血脉充盈,血行通畅的重要条件。若因高热、烧伤,或吐泻、大汗出等因素,致使血中津液大量亏耗,则血液循行滞涩不畅,从而发生血瘀之病变。

  • [单选题]创立“诊籍”的医家是
  • 淳于意

  • 解析:公元前二世纪,西汉名医淳于意创“诊籍”,开始记录病人的姓名、居址、症状等作为复诊的参考。

  • [单选题]男性,25岁,慢性肾炎病史7年,近日来恶心、呕吐、气喘,血压175/100mmHg,颈静脉怒张,双肺底闻及湿啰音,血尿素氮30mmol/L,血肌酐752μmol/L,血钾7.2mmol/L,最宜采用的治疗是( )
  • 血液透析

  • 解析:患者有慢性肾炎病史,依据题干,考虑为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期( Scr>707μmol/L),且心血管系统严重受损(严重高钾血症、肺水肿、心力衰竭、高血压),需及时给予血液透析治疗,以免延误治疗时机。

  • [单选题]患者,男,45岁。进行性吞咽困难伴消瘦1年。现症:食入格拒不下,入而复出,心烦口干,胃脘灼热,大便干结如羊屎,形体消瘦,皮肤干枯,小便短赤,舌质光红,干裂少津,脉细数。其治疗应选用
  • 沙参麦冬汤

  • 解析:根据进行性吞咽困难伴消瘦,可诊断为噎膈。食入格拒不下,入而复出,心烦口干,胃脘灼热,大便干结如羊屎,形体消瘦,皮肤干枯,小便短赤,舌质光红,干裂少津,脉细数,为津亏热结证的表现。故该患者为噎膈津亏热结证。治法:滋阴养血,润燥生津。代表方:沙参麦冬汤加减。

  •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3l5nnv.html
  • 相关资料
    相关科目: 中医耳鼻咽喉科(正高) 超声医学技术(正高) 病理学(副高) 妇女保健(副高) 血液病学主治医师(代码:310) 中医肛肠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27)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16) 超声波医学技术中级职称(代码:378) 主管药师(代码:366) 微生物检验技术(士)(代码:110)
    推荐阅读
    @2019-2027 志学网 www.233go.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