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一般为200ml,最多不得超过400ml。两次采血间隔不少于六个月
D
题目:按照《献血法》规定,对献血者每次采集血液量应当是
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第九条:血站对献血者必须免费进行必要的健康检查;身体状况不符合献血条件的,血站应当向其说明情况,不得采集血液。献血者的身体健康条件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血站对献血者每次采集血液量一般为200ml,最多不得超过400ml,两次采集间隔不少于六个月。严格禁止血站违反前款规定对献血者超量、频繁采集血液。所有选项只有D叙述正确。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良性与恶性肿瘤判定中,最有诊断意义的是
肿瘤的异型性
解析:肿瘤组织无论在细胞形态和组织结构上,都与其发源的正常组织有不同程度的差异,这种差异称为异型性。异型性是肿瘤异常分化在形态上的表现。异型性越小,说明分化程度越高。这种异型性的大小是诊断肿瘤,确定其良、恶性的主要组织学依据。故选C。
[单选题]患者,男,21岁,问他其将来有何计划,他答:“计划多了,脑子里有很多很多想法,都是非常伟大的,任何一个能实现都能给中国、给全世界带来巨人的改变……”,难以打断其谈话。其思维联想障碍属于
思维奔逸
解析:思维奔逸,主观体验为思维迫促的一种思维形式障碍,通常伴发于躁狂或轻躁狂。特征为讲话速度快、滔滔不绝、联想快,常出现音联、意联,言语表达可能远跟不上思潮,导致言语衔接不连贯。很易因偶然因素或无明显理由转移注意力,随境转移是很突出的伴随特征之一。所以选D。
[单选题]体内合成DNA不需要的是
dUTP
解析:合DNA.的底物为dATP、dGTP、dCTP和dTTP,总称dNTP;而RNA的底物为ATP、GTP、CTP和UTP。
[单选题]患者张某在输血过程中出现输血反应,经治医师怀疑是溶血性输血反应。这时首先应采取的措施是
立即停止输血
解析:发生输血反应时的应急预案:①立刻停止输血,更换输液管,改换生理盐水;②报告医生并遵医嘱给药;③若为一般过敏反应,情况好转者可继续观察并做好记录;④必要时填写输血反应报告卡,上报输血科;⑤怀疑溶血等严峻反应时,保留血袋并抽取患者血样一起送输血科;⑥患者家属有异议时,立刻按有关程序对输血器具进行封存。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3l7320.html
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