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碳酸锂 五氟利多 左旋多巴

ABC

题目:以下药物中,可引起锥体外系反应的有( )。

解析:本题考查要点是“引起锥体外系反应的药物”。氯丙嗪及其衍生物的锥体外系反应发生率高。此外利血平、氟哌啶醇、五氟利多、甲基多巴、左旋多巴、碳酸锂、甲氧氯普胺和吡罗昔康等也可致锥体外系反应。所以,选项A、B、C符合题意。选项D的“氨基糖苷”和选项E的“奎宁”均可引起听神经障碍(主要为耳聋)。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BC。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甲状腺素的主要适应证是
  • 黏液性水肿

  • 解析:甲状腺素主要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甲状腺激素缺乏,防治黏液性水肿、克汀病及其他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如基础代谢率过低的肥胖病及习惯性流产等),有时也用于粉刺、肢端动脉痉挛(雷诺病)和便秘的治疗。由于本品能抑制垂体促甲状腺素的释放,从而可用于治疗甲状腺癌,对乳腺癌、卵巢癌也有一定的疗效。

  • [多选题]下列有关注射剂灭菌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注射剂在121.5℃需灭菌30分钟

    滤过灭菌是注射剂生产中最常用的灭菌方法

  • 解析:注射剂是灭菌制剂,所以灭菌操作是注射剂生产中的重要步骤。注射剂的灭菌最常用的方法是热压灭菌,可分为115℃30分钟,121.5℃20分钟,126.5℃15分钟3种方法。注射剂的灭菌效果十分重要,灭菌应杀灭注射液中全部微生物。灭菌效果与许多因素有关,药液的pH值与杀灭微生物有密切关系,中性溶液中微生物耐热性最强,碱性溶液次之,在酸性溶液中微生物最不耐热。注射液生产以后应在12小时以内灭菌,以保证灭菌完全。为了保证注射液不因热压灭菌而降低药效,应尽量降低灭菌温度和缩短灭菌时间。

  • [单选题]治疗蛔虫病药伊维菌素的主要作用机制是
  • 破坏中枢神经系统突触传递过程

  • 解析:本题考查驱虫药的作用机制。伊维菌素治疗蛔虫病的主要作用机制是破坏神经递质一酪氧酸所介导的中枢神经系统突触传递过程,导致虫体神经系统麻痹而死亡。其他备选答案分别是另外4种药物的驱虫机制:具有神经肌肉阻滞作用的是噻嘧啶;具有麻痹虫体肌肉作用的是枸橼酸哌嗪;可杀灭蛔虫及鞭虫虫卵的是甲苯咪唑;适用于多种线虫的混合感染的是阿苯达唑。

  • [多选题]营养不良的非处方药治疗有
  • 维生素AD

    维生素C片

    复合维生素B片

    葡萄糖酸钙片

    硫酸亚铁片

  • 解析:本题考查营养不良的非处方药物治疗。《国家非处方药目录》中收载的维生素与矿物类药包括:①脂溶性维生素:维生素A、维生素E、维生素AD;②水溶性维生素:维生素C、B族维生素;③矿物质:钙剂、铁剂等;④包含各种维生素与矿物质的复方制剂。

  • [单选题]常见于抗癌药的不良反应是
  • 骨髓抑制

  • 解析:骨髓抑制是抗癌药的不良反应

  • [单选题]适用"急则治标"治则的情况的是( )
  • 大小便不通


  • [单选题]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 )

  • [单选题]下列药物属于芳基丙酸类的是
  • 布洛芬

  • 解析:非甾体类抗炎药按结构可分为:水杨酸类(邻羟基苯甲酸类)如阿司匹林;苯胺类如对乙酰氨基酚;吡唑酮类如氨基比林和安乃近;毗唑烷二酮类如保泰松、羟布宗;邻氨基苯甲酸如氯芬那酸;芳基烷酸类,又包括:芳基乙酸类如吲哚美辛、双氯芬酸钠、舒林酸,芳基丙酸类如布洛芬、萘普生;1,2-苯并噻嗪类(昔康类)如吡罗昔康、美洛昔康及其他类如COX-2抑制剂塞利西布,磺酰苯胺类尼美舒利。

  • [单选题]用于亚硝酸盐中毒的解毒药物是
  • 亚甲蓝

  • 解析:亚甲蓝用于氰化物中毒,小剂量可治疗高铁血红蛋白症(亚硝酸盐中毒)。

  •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3lv0zz.html
  • 相关资料
    相关科目: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化学(正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微生物(正高) 心血管内科(副高) 口腔正畸学(副高) 中西医结合儿科学(副高) 重症医学(副高) 疾病控制(副高) 临床医学检验学主治医师(代码:352) 病理学技术(士)(代码:106) 医师定期考核
    @2019-2027 志学网 www.233go.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