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片剂膜内渗透压大于膜外,将药物从小孔压出

E

题目:渗透泵片控释的基本原理是

解析:渗透泵控释片系用渗透压原理制成的一类制剂,以渗透压为驱动力,通过系统中水溶性物质或固体盐产生的高渗压将药物泵出。能均匀恒速地释放药物,其释药速率不受胃肠道可变因素如蠕动、pH、胃排空时间等的影响,比骨架型缓释制剂更优越。以口服单室渗透泵片为例,其原理和构造:片芯由水溶性药物、具高渗透压的渗透促进剂或其他辅料制成,外面用水不溶性的聚合物如醋酸纤维素、乙基纤维素或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等包衣,形成半渗透膜,即水可渗透进入膜内,而药物不能透过此膜。然后用激光或其他适宜方法在包衣膜一端壳顶开一个或一个以上细孔。当与水接触后,水即通过半透膜进入片芯,使药物溶解成饱和溶液,加之片芯内具高渗透压的辅料的溶解,渗透压可达4053~5066kPa(体液渗透压为760kPa)。由于膜内外渗透压的差别,药物由细孔持续流出,其流出量与渗透进入膜内的水量相等,直到片芯内的药物全部溶解为止。片芯中药物未完全溶解时,释药速率按恒速进行。当片芯中药物浓度逐渐低于饱和溶液,释药速率也逐渐下降。控制水的渗入速率即可控制药物的释放速率,而水的渗入速率又取决于膜的渗透性能和片芯的渗透压。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性味辛温的活血祛瘀药是( )
  • 川芎


  • [单选题]细菌对氟喹诺酮类药耐药的机制最常见的是
  • 染色体突变

  • 解析:细菌DNA螺旋酶的改变与细菌高浓度耐药有关;细菌细胞膜孔蛋白通道的改变或缺失与低浓度耐药有关。耐药菌株DNA螺旋酶活性的改变主要是由于gyrA基因突变所致。

  • [单选题]SMZ和TMP联合应用的特点,不正确的是
  • 减少不良反应

  • 解析:SMZ和TMP联合应用的不良反应与单独使用两种药物时相近。

  • [单选题]适用于伴有焦虑或焦虑性抑郁的精神分裂症的药物是
  • 氯普噻吨

  • 解析:氯普噻吨为硫杂蒽类抗精神病药,可通过阻断脑内神经突触后多巴胺受体而改善精神障碍,也可抑制脑干网状结构上行激活系统,引起镇静作用,还可抑制延脑化学感受区而发挥止吐作用。本品抗肾上腺素作用及抗胆碱作用较弱,并有抗抑郁及抗焦虑作用。适用于伴有精神运动性激越、焦虑、抑郁症状的精神障碍、神经官能症及更年期抑郁症。

  • [单选题]首过消除作用最显著的用药途径是
  • 口服用药

  • 解析:口服药物吸收始于口腔和胃,但大部分由小肠吸收。药物必须通过小肠壁及肝脏方能进入全身血循环。许多药物在肠壁和肝脏发生化学变化(代谢),最明显的就是肝脏代谢,即首过效应,从而减少了吸收的药物量。吸入用药通过肺直接进入血液。经皮用药经皮下血管进入血液。直肠用药大多可通过直肠壁丰富的血循环迅速吸收。静脉注射药物直接进入血液。以上几种用药方式不经肠壁和肝脏直接进入体循环。

  • [多选题]药物经济学在控制药品费用增长方面的作用主要体现在
  • 帮助病人正确选择药物

    帮助医院制定医院用药目录,规范医师用药

    确定药物的适用范围

    用于制定"国家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

    指导新药的研制生产


  • [多选题]下列哪些属于舌下给药的特点
  • 可避免肝肠循环

    可避免胃酸破坏

    吸收快

    可避免首过效应


  • [单选题]咪康唑栓用于治疗下述哪种疾病
  • 念珠菌病

  • 解析:咪康唑的作用机制是抑制真菌细胞膜的固醇合成,影响细胞膜通透性,抑制真菌生长,导致死亡。新型隐球菌、念珠菌和粗孢子菌对本品均敏感,皮炎芽生菌和组织胞浆菌对本品高度敏感,但曲霉菌较差。另外,咪康唑对金葡菌和链球菌及革兰阳性球菌和炭疽菌等也有抗菌作用。用于五官、阴道、皮肤等部位真菌感染。

  • [单选题]下列药物不是一线抗结核药物的是
  • 对氨基水杨酸

  • 解析:结核病治疗的国家标准化疗方案初治方案以利福平、异烟肼、吡嗪酰胺、乙胺丁醇4种药物联合应用。还可以用利福平、异烟肼、吡嗪酰胺、链霉素联合应用。常用的二线药物有:对氨基水杨酸(PAS)、丙(乙)硫异烟胺、左氧氟沙星、丁胺卡那霉素等。

  •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3lv700.html
  • 相关资料
    相关科目: 眼科(正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基础检验技术(正高) 口腔内科学(副高) 中医骨伤科学(副高) 推拿按摩学主治医师(代码:349) 临床执业医师实践技能 住院医师规培(儿科) 住院医师规培(精神科) 中医临床三基(药师) 主任/副主任护师
    @2019-2027 志学网 www.233go.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