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注射青霉素前先预防肌注急救药物
C
题目:避免发生青霉素过敏反应的主要防治措施,以下不正确的是
解析:为了防止青霉素引起过敏性休克,应注意以下几点:①用药前仔细询问病人有无过敏史,如有过敏史者禁用。②初次注射或停药3~7天重复注射者,必须做皮肤过敏试验,如阳性者禁用。③凡有青霉素过敏者不应做过敏试验。④用药过程中调换另一批号青霉素,须重做过敏试验。⑤避免在空腹情况下做青霉素注射,注射后须观察30分钟,无不适感才可离开。两次注射时间不要相隔太近,以4~6小时为好。静脉点滴青霉素时,开始速度不要太快,每分钟以不超过40滴为宜,观察10~20分钟无不良反应再调整输液速度。⑥注射器专用。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不属于药物治疗一般原则的是
可及性
解析:必要性、有效性、安全性、经济性,属于药物治疗一般原则,故选E
[多选题]从腋下走出的经脉是( )
手太阴经
手少阴经
手厥阴经
[多选题]关于不良反应发生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年龄是影响药物不良反应的因素之一
病理状态也影响药物的作用
[单选题]下列哪一条不符合散剂制备方法的一般规律
含低共熔组分时,应避免共熔
解析:散剂混合的均匀性是散剂质量优劣的主要指标,混合的均匀程度受散剂中各组分的比例、堆密度、理化特性等因素影响。组分基本等量且状态、粒度相近的两种药粉混合经一定时间后便可混匀。但组分数量差异大者,同样时间下就难以混匀,此时应采用等量递加混合法混合。性质相同、堆密度基本一致的两种药粉容易混匀,若堆密度差异较大时,应将堆密度小(质轻)者先放入混合容器中,再放入堆密度大(质重)者,避免质轻者浮于上面或飞扬、质重者沉于底部不易混匀。散剂中若含有液体组分的,可用处方中其他组分吸收液体组分,若液体组分量太多,宜用吸收剂吸收至不显润湿为止;其含易吸湿性组分则应针对吸湿原因加以解决。对于可形成低共熔物的散剂可使其共熔后,用其他组分吸收、分散,以利于混合制成散剂。倍散是在剂量小的毒剧药中添加一定量稀释剂制成的稀释散,以利配方。
[单选题]预防乳腺手术感染宜选用的抗菌药物是
头孢唑啉
解析:头孢唑啉是预防乳腺手术感染宜选用的抗菌药物,故选A
[多选题]人工冬眠疗法的适应证包括
严重创伤、烧伤
感染中毒性休克
高热惊厥、破伤风
甲亢危象
中枢性高热
解析:严重的外伤、感染哥中毒或精神创伤,均可引起过度的应激反应,包括肾上腺皮质激素及肾上腺素大量释放,使糖原大量分解、能量大量消耗和代谢明显增加,以及小动脉强烈收缩,致使循环缺血、肥大细胞释放组胺,造成组织水肿、细胞缺氧,进而产生弥散性毛细血管内凝血(DIC)。过度的应激不但无利,反而(如休克)起到火上加油的作用,以致发展到不可挽救的地步。人工冬眠疗法就在于减轻机体的过度应激反应,使机体处于冬眠状态(如类似过冬的青蛙等动物),以降低代谢、减轻细胞耗氧、改善微循环、免于细胞遭受严重损害,为其原发病的治疗争取了时间。适应证:破伤风、癫痫持续状态、高热惊厥、子痫、甲状腺危象、顽固性疼痛、严重感染(感染性休克、中毒性脑炎、小儿重症肺炎等)、严重颅脑外伤、脑干伤、严重创作性休克、烧伤等。禁忌证:诊断不明的疾病、脑血栓形成、房室传导阻滞、严重失水、失血、体温过低。人工冬眠常用药物配方有3种:冬眠合剂I号:哌替啶(度冷丁)100mg、氯丙嗪(冬眠灵)50mg、异丙嗪50mg。冬眠合剂Ⅱ号:哌替啶100mg、异丙嗪50mg、氢化麦角碱(安得静)0.6mg。冬眠合剂Ⅳ号:哌替啶100mg、异丙嗪50mg、乙酰丙嗪20mg。
[多选题]中国执业药师职业道德准则包括
救死扶伤,不辱使命
尊重患者,平等相待
依法执业.质量第一
进德修业,珍视声誉
尊重同仁,密切协作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第六章药学职业道德。中国执业药师职业道德准则:救死扶伤,不辱使命、尊重患者,一视同仁、依法执业,质量第一、进德修业,珍视声誉、尊重同仁,密切协作。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3lvmkv.html
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