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肺痨

A

题目:隔蒜灸用于治疗

解析:2)隔蒜灸用鲜大蒜头,切成厚约O.2~0.3cm的薄片,中间以针刺数孔,置于应灸腧穴或患处,然后将艾炷放在蒜片上,点燃施灸。待艾炷燃尽,易炷再灸,直至灸完规定的壮数。此法多用于治疗瘰疬、肺痨及初起的肿疡等病证。有清热解毒、杀虫等作用。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手少阴心经的络穴是
  • 通里


  • [单选题]桂枝芍药知母汤证之热为
  • 风湿化热伤阴

  • 解析:桂枝芍药知母汤证 原文:诸肢节疼痛,身体尫羸,脚肿如脱,头眩短气,温温欲吐,桂枝芍药知母汤主之。 桂枝芍药知母汤方:桂枝四两 芍药三两 甘草二两 麻黄二两 生姜五两 白术五两 知母四两 防风四两 附子二枚(炮) 病因病机:本证由于风湿之邪,合而流注于筋骨,搏结于关节,气血痹阻不畅而致诸肢节疼痛而肿大;风湿相搏,病久不解,正虚邪盛,营卫气血耗损,而日渐化热伤阴。 证候:诸肢节疼痛,身体尫羸,脚肿如脱,头眩短气,温温欲吐。 辨证:风湿历节(风寒湿邪外袭,痹阻筋脉关节,日渐化热伤阴)。 治则:祛风除湿,温经散寒,佐以滋阴清热。 方药:桂枝芍药知母汤。

  • [单选题]《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清气在下,则生飧泄”的机理是
  • 清阳衰于下而不能升

  • 解析: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月真)胀。此阴阳反作,病之逆从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 [单选题]医学伦理学原则中的最高层次是
  • 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


  • [单选题]可与金石、贝壳类等药物同用,以助其消化的药物是
  • 神曲

  • 解析:神曲   功效:消食和胃。   主治病证:饮食积滞证。辛以行散消食,甘温健脾开胃,和中止泻。因本品略能解表退热,故尤宜外感表证兼食滞者。

  • [单选题]《灵枢·百病始生》篇认为“两虚相得”的“两虚”是指
  • 虚邪之风和人体正气虚弱


  • [单选题]叶天士认为,风温的发生是因为
  • 春月受风,其气已温


  •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3vo1d.html
  • 相关资料
    相关科目: 中医外科学(正高) 口腔医学(副高) 中医儿科学(副高) 中医耳鼻咽喉科(副高) 儿科护理(副高) 心电学技术(副高) 中医针灸学主治医师(代码:350) 营养(士)(代码:108) 住院医师规培(中医外科) 乡镇执业助理医师
    @2019-2027 志学网 www.233go.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