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酶联免疫吸附技术

D

题目:下列分析技术中灵敏度最低的是

解析: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是利用抗原抗体反应中伴随着化学反应,即便是微量的待测物,由化学反应所产生的化学能使分子激发产生光量子,可以放大效应,被精密的仪器检测到,所以相对于酶联免疫吸附技术,前者的敏感度较高。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蛋白尿指尿液蛋白定量测定超过
  • 0.1g/L

  • 解析:当尿蛋白超过150mg/24h或超过100mg/L时,蛋白定性试验呈阳性,称为蛋白尿。

  • [单选题]骨髓涂片中网状细胞、浆细胞、组织嗜碱细胞、淋巴细胞等增多见于
  • 再生障碍性贫血

  • 解析: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血常规与骨髓象特点为:呈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可有小细胞增多。骨髓涂片中网状细胞、浆细胞、组织嗜碱细胞、淋巴细胞等均有增多。

  • [单选题]下列关于免疫浊度测定的说法错误的是
  • 基本原理是在反应体系中保持抗原过量

  • 解析:抗原抗体的比例是浊度形成的关键因素,当抗原和抗体的比例适当时,两者全部结合,既无过剩的抗原,也无过剩的抗体。当抗原过量时,形成的免疫复合物分子小,而且会发生再解离,使浊度反而下降,光散射亦减少,这就是高剂量钩状效应。当反应液中抗体过量时,免疫复合物的形成随着抗原递增而增加,至抗原、抗体最适比例处达最高峰,这就是经典的海德堡曲线理论。因此,免疫比浊法的基本原理就是在反应体系中保持抗体过量,如形成抗原过量则造成测定的准确性降低。

  • [单选题]下列哪项属于人工主动免疫( )
  • 服用小儿麻痹糖丸


  • [单选题]正常情况下,既可出现在骨髓中,也可出现于外周血中的粒细胞是
  • 杆状核粒细胞

  • 解析:正常情况下原始粒细胞、早幼粒细胞、中幼粒细胞和晚幼粒细胞只能存在于骨髓中,而杆状核粒细胞既可出现在骨髓中,也可出现于外周血中。

  • [单选题]以下哪项为补体不具备的生物学作用
  • 促抗体生成

  • 解析:补体具有溶细胞作用,可以溶解细胞、抗菌、溶解有包膜的病毒;对中性粒细胞、单核巨噬细胞有趋化作用。

  • [多选题]反应性低血糖症可分为
  • 特发性餐后低血糖

    营养性低血糖

    2型糖尿病或糖耐量受损伴有的低血糖


  • [单选题]在双位点ELISA实验时,造成抗原测值低于实际含量的常见原因是
  • 待测物过浓

  • 解析:钩状效应是指由于抗原抗体比例不合适而导致假阴性的现象,其中抗体过量叫做前带效应,抗原过量叫做后带效应。抗原抗体特异性反应时,生成结合物的量与反应物的浓度有关。无论在一定量的抗体中加入不同量的抗原或在一定量的抗原中加入不同量的抗体,均可发现只有在两者分子比例合适时才出现最强的抗原一抗体反应。

  •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44ge21.html
  • 相关资料
    相关科目: 精神病学(正高) 中医眼科学(正高) 口腔内科学(副高) 妇女保健(副高) 职业病学(副高) 重症医学主治医师(代码:359) 病理学技术中级职称(代码:380) 中医护理中级职称(代码:374) 住院医师规培(临床病理科) 中医临床三基(护士)
    @2019-2027 志学网 www.233go.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