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低血糖昏迷

C

题目:糖尿病患者,男性,57岁,采用胰岛素治疗,下午3时半突然出现多汗、心慌、无力,后神志不清,护士检测脉搏120次/分、化验尿糖(-),尿酮体(-),尿素氮轻度升高,该护士考虑患者最可能为

解析:正常人静脉血浆葡萄糖浓度,在禁食过夜后,<3.3mmol/L(50mg/dl)则提示低血糖。由于存在个体差异诊断低血糖的标准应是一个范围而不是一个具体的数值,这一范围应为2.5~3.3mmol/L(45~60mg/dl),而低于2.5mmol/L,并经重复测定证实,可明确有低 血糖存在。2.其他检查其他实验室检查并非每例糖尿病低血糖患者均完全必要,可选择进行。(1)糖基化血红蛋白(GHB):其中HBAc是血红蛋白与葡萄糖结合的主要产物,可反映近两个月来的平均血糖水平。HBAc正常值为4%~6%。在长期接受胰岛素强化治疗的1型糖尿病患者,HBAc值与低血糖的发生率呈负相关<6%,低血糖发生率明显增加。因而以HBAc维持在6%~7%间较适合。研究表明在无察觉低血糖患者放松对血糖的控制,使HBAc维持在8.0%左右并保持3个月,可使受损的低血糖激素对抗调节作用部分逆转,并减少无察觉低血糖的发生率。(2)肝肾功能测定:肝肾功能不全可显著增加低血糖的发生机会对糖尿病患者须全面了解肝肾功能,选择合理治疗,减少低血糖发生率对合并低血糖者亦有助于病因分析。(3)血酮体、乳酸和渗透压测定:有助于与DKA、HHC和乳酸性酸中毒鉴别。相关检查:乳酸氨生长激素胰岛素葡萄糖血红蛋白。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小儿结核性脑膜炎的早期临床表现主要是
  • 性情的改变

  • 解析:典型结脑病程早期(前驱期),主要症状为小儿性格改变,如少言、懒动、易倦、烦躁、易怒等。中期的主要症状为持续性头痛、喷射性呕吐和脑膜刺激征等。晚期可出现反复惊厥。故小儿结核性脑膜炎的早期临床表现主要是性情的改变,故选A。解题关键:小儿结核性脑膜炎的早期诊断是早期、合理治疗的前提,应警惕早期临床表现。

  • [单选题]患者,男,63岁,1年前诊断为"阿尔茨海默症",由其老伴照顾。前几日,患者独自外出后未归,后被家人找到。社区护士家庭访视时,注意到其老伴照料患者的过程中采取以下做法,其中不正确的是( )
  • 为防止患者走失,老伴不让其外出,把他整日关在家里

  • 解析:护理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时要加强基础护理,保证充足的睡眠;要积极维持自理能力,反复强化病人训练用脑,多帮助病人回忆往事,锻炼记忆力。对患者回忆出现错误并坚持己见时,要维护病人的尊严,尊重病人原有的生活习惯,提供周到而耐心的护理。

  • [单选题]妊娠期满28周而不满37周终止者,称为
  • 早产

  • 解析:妊娠满28周不满37足周间分娩称早产;妊娠满37周~42足周间分娩称足月产;妊娠满42周及其后分娩称过期产。故本题正确选项为B。解题关键:记住37周、42周为分界线。

  • [单选题]下列哪项不符合癫痫药物治疗原则
  • 大剂量开始


  • [单选题]患者,男,22岁,患者因淋雨出现寒战、高热、肌肉酸痛半日来诊,右胸放射至右肩,呼吸时加重。查体:体温39.5℃,血压90/60mmHg,脉搏95次/分;右下肺语音震颤增强,呼吸音粗,可闻及湿啰音。采集上述血标本后,注入试管的顺序是
  • 血培养瓶-抗凝管-干燥管

  • 解析:临床同时采集多个血标本时,根据检查要求的无菌程度等一般顺序为血培养瓶—抗凝管—干燥管;血培养瓶要求最为严格,因此抽出血标本首先注入血培养瓶;抗凝管次之,要求血液不能出现凝固;干燥管最后,一般用于血清等的检查(ABCD错E对)。

  • [单选题]患者男,16岁,左手手指指头炎,尚未形成脓肿,下列护理措施中不正确的是
  • 尽量放低并患指制动

  • 解析:指头炎时,患肢抬高并制动,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静脉和淋巴回流,减轻炎性充血和水肿。

  • [单选题]阿尔茨海默病的临床表现不包括
  • 痴呆为部分性的

  • 解析:该病起病缓慢或隐匿,病人及家人常说不清何时起病。多见于70岁以上(男性平均73岁,女性为75岁)老人,少数病人在躯体疾病、骨折或精神受到刺激后症状迅速明朗化。女性较男性多(女∶男为3∶1)。主要表现为认知功能下降、精神症状和行为障碍、日常生活能力的逐渐下降。

  • [单选题]患者男,37岁,因感染性休克入院,护士在观察病情时,下列哪项症状提示其发生ARDS的可能
  • 呼吸困难迅速加重


  • [单选题]患者,男性,37岁,急诊。护士巡诊发现患者进行性意识障碍。查体:上睑下垂,眼球外斜,瞳孔初为短暂缩小,后逐渐散大,对光反应消失,肌张力增加,病理征阳性。患者最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 小脑幕切迹疝

  • 解析:小脑幕切迹疝的临床表现:①颅内压增高:表现为头痛加重,呕吐频繁,躁动不安,提示病情加重;②意识障碍:病人逐渐出现意识障碍,由嗜睡、朦胧到浅昏迷、昏迷,对外界的刺激反应迟钝或消失,系脑干网状结构上行激活系统受累的结果;③瞳孔变化:最初可有时间短暂的患侧瞳孔缩小,但多不易被发现。以后该侧瞳孔逐渐散大,对光发射迟钝、消失,说明动眼神经背侧部的副交感神经纤维已受损。晚期则双侧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眼球固定不动;④锥体束征:由于患侧大脑脚受压,出现对侧肢体力弱或瘫痪,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病理反射阳性。有时由于脑干被推向对侧医学教|育网搜集,使对侧大脑脚与小脑幕游离缘相挤,造成脑疝同侧的锥体束征,需注意分析,以免导致病变定侧的错误;⑤生命体征改变:表现为血压升高,脉缓有力,呼吸深慢,体温上升。到晚期,生命中枢逐渐衰竭,出现潮式或叹息样呼吸,脉频弱,血压和体温下降;最后呼吸停止,继而心跳亦停止。

  •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44ll1g.html
  • 相关资料
    相关科目: 麻醉学(正高) 妇产科护理(副高) 胸心外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19) 神经外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20) 辽宁初级药师 住院医师规培(神经内科) 住院医师规培(神经外科) CT技师 DSA技师 护士资格
    @2019-2027 志学网 www.233go.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