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

题目:患者,男,20岁。初起颜面部红肿热痛,肿势局限,可见一个脓头,3~5日化脓,出脓即愈。应首先考虑的是

解析:有头疖:先有黄白色脓头,随后疼痛剧增,自行破溃,流出黄白色脓液,肿痛即逐渐减轻;痈:初起局部肿块,上有粟粒状脓头,肿块渐向周围扩大,脓头增多,色红灼热疼痛,进而疮面多处溃破,形似蜂窝,肿块范围常超过10cm;急性淋巴管炎:常见于四肢,尤以下肢多见,常合并有手足癣感染,浅部淋巴管受累常在伤口或感染灶肢体近侧出现一条或数条红线,硬且明显压痛。深部淋巴管炎看不到红线,但肢体明显肿胀和压痛,特别是淋巴管走行部位压痛更明显;急性淋巴结炎:早期有局部淋巴结肿大和压痛,病情发展则有局部红肿热痛加剧,炎症继续向淋巴结周围蔓延,几个淋巴结可粘连成团,也可发展形成脓肿。根据患者临床表现故选A。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治疗经行头痛血瘀证,应首选
  • 通窍活血汤

  • 解析:2.经行头痛血瘀证应当活血化瘀,通窍止痛,方用通窍活血汤。子肿属于西医妊娠高血压范畴。其中气滞证应当治宜理气行滞,除湿消肿。方药用天仙藤散。丹栀逍遥散功用养血健脾,疏肝清热;乌药汤功用行气止痛,主治脘腹胀痛;龙胆泻肝丸功用清肝胆,利湿热,用于治疗胁痛口苦,尿赤,湿热带下等。

  • [单选题]提出"征四失论"和"疏五过论"的著作是
  • 《黄帝内经》

  • 解析:提出"征四失论"和"疏五过论"的著作是《黄帝内经》。

  • [单选题]有清血分之热作用斡方剂是
  • 清营汤

  • 解析:2.A清虚热,退骨蒸。B滋阴清热。C清营解毒,透热养阴。D泻火解毒。E清热解毒,消散疔疮。

  • [单选题]患者,男,61岁。患脑血栓3个月,现左上下肢活动受限,左指肿胀,用药应首选的药物是( )
  • 丹参

  • 解析:丹参:活血祛瘀,通经止痛,清心除烦,凉血消痈之功效。用于胸痹心痛,脘腹胁痛,瘕瘕积聚,热痹疼痛,心烦不眠,月经不调,痛经经闭,疮疡肿痛

  • [单选题]患者,男,52岁。糖尿病多年,出现肢体麻木、疼痛,面有瘀斑,头痛、胸痛、胁痛、半身不遂,舌有瘀斑,或舌底脉络怒张,脉涩或结代。宜选用
  • 桃红四物汤

  • 解析:肢体麻木、疼痛,面有瘀斑,头痛、胸痛、胁痛、半身不遂为糖尿病并发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皮肤等病变。根据舌苔脉象辨证为瘀血内阻型,治疗当活血祛瘀。金匮肾气丸为温补肾阳方剂,不符合。生脉散为补气滋阴方剂,不符合。玉泉丸补气养阴生津方剂,不符合。消渴方为清热生津止渴方剂,不符合。桃红四物汤为养血活血祛瘀方剂,符合。

  • [单选题]既能凉血止血,又能收敛止血、解毒敛疮的药物是
  • 地榆

  • 解析:地榆性寒苦降,味涩收敛,有凉血泄热、收敛止血作用,可用于各种出血证,尤宜于下焦血热所致的便血、痔血等,还能解毒敛疮,为治疗烫伤的要药。

  • [单选题]支气管分叉、上下纵隔交界处位于
  • 第2肋软骨

  • 解析:两侧胸骨角分别与左、右第2肋软骨相连接,通常以此作为标记来计数前胸壁上的肋骨和肋间隙;另外,它还相当于支气管分叉、上下纵隔交界处。

  •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44okzz.html
  • 相关资料
    相关科目: 内分泌(正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化学技术(正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免疫技术(正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微生物技术(正高) 泌尿外科学(副高) 输血技术(师)(代码:214) 辽宁初级中药士 中西医结合助理医师 主管护师 医学检验(中级)
    推荐阅读
    @2019-2027 志学网 www.233go.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