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选题]多发伤分类依据为
  • 正确答案 :B
  • 按损伤部位分类

  • 解析:多发伤是指在同一致伤因子打击下造成两个解剖部位以上的损伤,其分类依据为损伤部位。

  • [单选题]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子痫应与以下的疾病相鉴别,但哪项疾病除外
  • 正确答案 :E
  • 慢性肾炎合并妊娠

  • 解析: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子痫前期应与慢性肾炎合并妊娠相鉴别。子痫应与癫癎、脑炎、脑肿瘤、脑血管畸形破裂出血、糖尿病高渗性昏迷、低血糖昏迷相鉴别。

  • [单选题]近几年重症医学提出较多的指南,其中《低血容量休克复苏指南》中认为,失血性休克需进行积极容量复苏的是
  • 正确答案 :D
  • 已在胃镜下彻底止血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

  • 解析:《低血容量休克复苏指南》中指出,对于低血容量性休克患者,应积极纠正病因,明确出血部位并止血,开放静脉通路,积极液体复苏。对于合并颅脑损伤的多发伤患者、老年患者及高血压患者需控制性复苏,而无法止血的失血性休克患者则需先控制性复苏,出血控制后再进行积极容量复苏。

  • [单选题]食物或液体进入声带水平以下的气道同时出现咳嗽或其他外部表现是
  • 正确答案 :A
  • 显性误吸

  • 解析:食物或液体进入声带水平以下的气道同时出现咳嗽或其他外部表现是显性误吸。

  • [单选题]医患关系出现物化趋势的最主要原因是
  • 正确答案 :A
  • 医学高技术手段的大量应用

  • 解析:疾病评分系统大致可以分为两种,疾病特异性和疾病非特异性评分系统,都是要反映疾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其中前者是针对单个疾病的,各种不同疾病的评分系统之间无法进行比较。医患关系物化趋势的形成具体表现为:医师对医学设备的依赖性逐步增强;医疗机器隔阂了医患之间的联系,制约了医患之间在感情、思想上的交流;医师重视的只是疾病本身;疾病和患病的人被分割开来,自然的人与社会的人、生理的人与有思想和情感的人被割裂开来。因此,医学高技术手段的大量应用是造成物化关系的主要原因,那么,加强职业道德修养,在应用高新技术时强调关心病人、尊重病人、融洽与病人之间的关系,克服"高技术-低情感"现象。

  • [单选题]有关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心电图改变,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C
  • 心电图正常不能诊断为不稳定型心绞痛

  • 解析:不稳定型心绞痛在缓解期心电图可以表现为正常,因此C是不正确的。

  • [单选题]心力衰竭代偿期,交感神经系统兴奋性增高,但不引起下述哪一种病理生理改变
  • 正确答案 :D
  • 血液重新分布,使皮肤、肾的血流量增多

  • 解析:心力衰竭代偿期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时,血液重新分布,使皮肤、肾的血流量减少,以保证心、脑等重要脏器血供。

  • [单选题]关于急性肾衰竭,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C
  • 急性肾衰竭患者均会经历少尿期

  • 解析:尿量不是判定肾衰竭的唯一指标,有时虽然尿量大于800ml,但血中肌酐、尿素氮进行性升高,称为非少尿型急性肾衰竭。故选择C。

  • [单选题]男性,62岁,因咳嗽发热3天就诊。查体:体温35.0℃,血压75/50mmHg,精神萎靡,四肢厥冷,右下肺湿啰音,墨菲征(±),首先要
  • 正确答案 :C
  • 立即补液扩容并使用血管活性药物

  • 解析:患者重症肺炎,感染性休克,抗休克治疗是当务之急。

  • [单选题]医疗机构从业人员违反本规范的, 视情节轻重给予处罚,其中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B
  • 卫生行政部门依法给予警告、暂停执业或吊销执业证书


  • [单选题]关于内毒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C
  • 可刺激机体产生抗体,有中和作用


  • [单选题]关于肠功能衰竭描述,哪项错误
  • 正确答案 :A
  • 肠功能衰竭定义和诊断标准广泛一致

  • 解析:早期认为肠功能衰竭主要指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障碍。目前认为肠衰竭应包括黏膜屏障功能障碍、消化吸收功能障碍和动力障碍三方面,肠功能衰竭可分为功能性小肠长度减少型、小肠实质广泛损伤型和肠黏膜屏障功能障碍为主型,另外根据原发疾病不同,可分为继发于肠道疾病和继发于肠道外疾病的肠功能衰竭。由于肠道不像其他器官有较明确的功能监测参数,故至今没有普遍认可的肠功能衰竭定义,故答案为A。

  • [单选题]肺动脉栓塞最常见类型是
  • 正确答案 :A
  • 肺血栓栓塞

  • 解析:选项A、B、C、D、E中的物质都可能导致肺动脉栓塞,但以肺血栓栓塞最为常见,故答案选A。

  • [单选题]下列关于人体体温描述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D
  • 不受昼夜、年龄、性别等因素影响

  • 解析:正常人的体温受体温调节中枢调控,并通过神经体液因素使机体产热和散热过程动态平衡,保持体温在相对恒定的范围内,正常值一般为36~37℃。在生理情况下可随昼夜、年龄、性别等因素影响,但波动幅度一般不超过1℃。

  • [单选题]细菌能否引起疾病主要取决于
  • 正确答案 :A
  • 细菌毒力

  • 解析:1.细菌的基本结构和特殊结构 4.能引起疾病的性质,称为致病性或病原性。能使宿主致病的细菌称为致病菌或病原菌。病原菌的致病作用,与其毒力强弱、进入机体的数量,以及是否是侵入机体的适当门户和部位有密切的关系。细菌的毒力是病原菌致病性的强弱程度,是致病性强弱的概念。毒力的物质基础有侵袭力和毒素。侵袭力是指突破宿主皮肤、黏膜生理屏障等免疫防御机制,进入机体定居、繁殖和扩散的能力。细菌的毒素是病原菌的主要致病物质,是指细菌在黏附、定居及生长繁殖过程中合成并释放的多种对宿主细胞结构和功能有损害作用的毒性物质。毒素的种类依据毒素产生的来源、性质和作用的不同,分有外毒素和内毒素两种。外毒素具有良好的抗原性,在0.3%~0.4%甲醛液作用下,经过一定时间可使其脱毒,而仍保留外毒素的免疫原性,称类毒素。类毒素可刺激机体产生具有中和外毒素作用的抗毒素,起到对机体有益的作用。

  •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47d83z.html
  • 相关资料
    推荐科目: 环境卫生(副高) 职业卫生(副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血液技术(副高) 全科医学主治医师(代码:301) 理化检验技术(士)(代码:109) 病案信息技术(师)(代码:213)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 中西医结合执业助理医师 住院医师规培(口腔颌面外科) 医学临床三基(护士)
    @2019-2027 志学网 www.233go.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