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选题]退行性核左移提示
  • 正确答案 :B
  • 骨髓造血功能减低

  • 解析:外周血中杆状核粒细胞增多和(或)出现晚幼粒细胞、中幼粒细胞、早幼粒细胞等细胞时称为核左移。再生性核左移常见于急性感染、急性中毒、急性溶血、急性失血等。而退行性核左移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粒细胞减低症、严重感染等。

  • [单选题]下列不属于血管壁的止血功能的是
  • 正确答案 :E
  • 激活纤溶系统

  • 解析:血管壁的止血功能的是受损的血管发生收缩,使伤口缩小、激活血小板、激活凝血系统、使局部血黏度增高。

  • [单选题]血细胞分析仪大细胞群体积在
  • 正确答案 :C
  • >160fl

  • 解析:溶血剂处理后的白细胞根据体积大小分成三个群:小细胞群(35~90fl),主要是淋巴细胞;中间细胞群(90~160fl),主要包括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幼稚白细胞及原始细胞等;大细胞群(160~450fl),主要是中性粒细胞。

  • [单选题]关于淋巴瘤下列哪一项不妥
  • 正确答案 :E
  • 肿瘤组织中主要是淋巴细胞大量增生

  • 解析:淋巴瘤通常以实体的形式生长于淋巴组织丰富的组织器官中,肿瘤组织中主要是瘤细胞。

  • [单选题]乳胶凝集试验可用于检测下列哪种类风湿因子
  • 正确答案 :B
  • IgM型

  • 解析:RF是一种主要发生于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体内的抗人变性IgG抗体,属IgM型,可与IgG的Fc段结合。将变性IgG包被于聚苯乙烯胶乳颗粒上,此致敏胶乳在与待测血清中的RF相遇时,即可发生肉眼可见的凝集。

  • [单选题]下列有关脑脊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E
  • 以上答案均正确

  • 解析:脑脊液(CSF)是存在于脑室和蛛网膜下腔内的一种无色透明的液体,70%来自脑室脉络丛主动分泌和超滤所形成的液体,30%由大脑和脊髓细胞间隙所产生。生理情况下,正常成人脑脊液总量为120~180ml(平均150ml)。腰椎穿刺成功后立即测定脑脊液压力,并留取脑脊液标本于3个无菌试管中,每个试管1~2ml。第一管做病原生物学检验;第二管做化学和免疫学检验;第三管做理学和细胞学检验。脑脊液标本应尽量避免凝固和混入血液,采集后应立即送检,并于1h内检验完毕,因标本放置过久,可造成细胞破坏、葡萄糖等物质分解、细菌溶解等,影响检验结果。

  • [单选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E
  • 免疫球蛋白不一定是抗体,抗体都是免疫球蛋白

  • 解析:一般认为免疫球蛋白就是抗体,但有时候膜型免疫球蛋白---也就是B或T细胞表面的抗原受体不算做抗体。故正确答案为E。

  • [单选题]有助于辨别尿液有形成分中透明管型、红细胞和血小板,常用的检查方法为
  • 正确答案 :B
  • 相差显微镜法

  • 解析:目前,尿有形成分检查常用的方法除了传统一般光学显微镜检查法和仪器检查法之外,还有特殊显微镜的检查,主要有:1.相差显微镜法:是以光的衍射和干涉现象照射标本,产生明暗不同的反差进行识别,有助于辨别透明管型、不典型红细胞、新鲜尿中血小板。2.偏振光显微镜法:利用光的偏振特性对具有双折射性的物体进行鉴别,如可显示盐类结晶的精细结构。3.透射电镜法:利用电子束作为“照明波源”可明显提高分辨率,将尿沉渣标本切成超薄片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可准确分辨出细菌管型、白色念珠菌管型、血小板管型、粗颗粒管型和细颗粒管型等。故正确答案为B。

  • [单选题]病毒在增殖过程中发生的基因突变是指
  • 正确答案 :E
  • A+B+C

  • 解析:病毒在增殖过程中常发生基因组中碱基序列的置换、缺失或插入,引起基因突变。

  • [单选题]关于自动化血型分析仪的叙述,不包括下列哪方面
  • 正确答案 :A
  • 器材污染可出现假阴性

  • 解析:自动化血型分析仪可用于ABO血型鉴定、Rh血型鉴定、交叉配血、抗体筛选、抗体鉴别 。器材污染可出现假阴性或假阳性结果。

  • [单选题]B细胞功能检测试验中既可检测抗体分泌细胞,又可检测抗体分泌量的方法是
  • 正确答案 :D
  • 酶联免疫斑点试验

  • 解析:酶联免疫斑点试验是一种既可检测抗体分泌细胞,又可检测抗体分泌量的方法。

  • [单选题]根据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委员会规定,药敏实验结果报告中,"R"代表( )
  • 正确答案 :D
  • 耐药

  • 解析:"R":耐药(Resstant, R),药物对某一细菌 的MC高于药物在血或体液内可能达到的浓度时,或有时细菌能产生灭活抗菌药的酶,则不论其MC值大小如何,仍应判定该菌为耐药。

  • [单选题]加强抗凝血酶Ⅲ(AT-Ⅲ)灭活丝氨酸蛋白酶,从而具有阻止凝血酶的形成
  • 正确答案 :E
  • 肝素

  • 解析:肝素的抗凝机制:加强抗凝血酶Ⅲ(AT-Ⅲ)灭活丝氨酸蛋白酶,从而具有阻止凝血酶的形成。

  • [单选题]临床上成人最为常用的骨穿部位是哪个
  • 正确答案 :E
  • 髂骨

  • 解析:穿刺部位选择一般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①骨髓腔中红髓要丰富;②穿刺部位应浅表、易定位;③应避开重要脏器。故临床上成人最理想的穿刺部位是髂骨上棘(包括髂骨前、髂骨后上棘)。

  • [单选题]下列哪种方法属巴氏消毒法
  • 正确答案 :C
  • 加热62℃30分钟

  • 解析:巴氏消毒法有两种:一是61.1~62.8℃30min;另一是71.7℃15~30s,目前主要用于牛乳的消毒。

  • [单选题]在骨骼疾病的诊断酶学中最重要的酶是( )
  • 正确答案 :C
  • ALP

  • 解析:ALP主要由成骨细胞合成,任何引起成骨细胞增生或活跃的疾病都可以使ALP活性增高。

  •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47e271.html
  • 相关资料
    考试资料
    推荐科目: 血液病(正高) 小儿外科(正高) 妇女保健(正高) 妇产科护理(正高) 心电学技术(正高) 中西医结合儿科学(副高) 眼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34) 康复医学治疗技术(士)(代码:107) 口腔执业医师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实践技能
    @2019-2027 志学网 www.233go.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