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选题]再灌注心律失常包括
  • 正确答案 :ABDE
  • 三度房室阻滞

    心动过缓

    加速的室性自主心律

    室颤

  • 解析:窦性心动过速往往和心功能不全有关。

  • [单选题]一般要求心电图机的输入阻抗不小于
  • 正确答案 :D
  • 2.5MΩ


  • [多选题]预激综合征合并房颤时宜选用
  • 正确答案 :CD
  • 胺碘酮

    普罗帕酮


  • [单选题]关于窦性心动过缓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B
  • 常见于青年人,女性多于男性

  • 解析:窦性心动过缓常见于老年人、长期体育运动者,与迷走神经张力增高有关。

  • [单选题]关于心房扑动与房性心动过速的鉴别,正确的表述是
  • 正确答案 :C
  • 房性心动过速的心房波之间有等电位线,心房扑动的心房波之间无等电位线

  • 解析: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的心房率常为160~250次/分,心房扑动的心房率常>240次/分,两者心室律可规则、也可不规则,均可伴室内差异性传导,大多数心房扑动患者有器质性心脏病。心房扑动的F波特征及F波之间无等电位线,是两者最重要的鉴别点。

  • [单选题]AAI起搏器的第2个字母A代表
  • 正确答案 :A
  • 心房感知功能

  • 解析:AAI起搏器的第1个字母A代表心房起搏功能,第2个字母A代表心房感知功能,第3个字母I代表心房感知后的反应是抑制。

  • [单选题]对于阵发性房扑抗心律失常药物首选
  • 正确答案 :D
  • 洋地黄


  • [单选题]关于心影呈“主动脉型”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C
  • 常见于房间隔缺损

  • 解析:主动脉型心影通常反映左心负荷增加或以其为主的心腔变化。常见于主动脉瓣疾患、高血压、冠心病或心肌病等。

  • [单选题]现代心电图机的输入部分都采用浮地输入方式,浮地输入是指
  • 正确答案 :C
  • 前置放大器的零电位及右下肢电极与机壳相隔离

  • 解析:浮地输入是指心电图机的前置放大器的零电位及患者的右下肢电极与机壳相隔离(绝缘),不通过电源线地线插头接地。由于前置放大器的零电位对地电位是悬浮的“零”电位,因此可使患者的右下肢电极与大地间有很大的绝缘阻抗,可避免患者在机器漏电和机壳带电时遭受电击危险。

  • [多选题]下列哪些措施可治疗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 正确答案 :BCDE
  • 电击治疗

    利多卡因治疗

    胺碘酮

    普鲁卡因胺


  • [单选题]患者女性,24岁,心电图上见所有QRS波群的尖端变钝、出现切迹,ST段弧型下移,而使用另一台心电图机描记该患者心电图时QRS波群尖端切迹和ST、段弧型下移现象均消失,其原因是
  • 正确答案 :B
  • 阻尼过大


  • [单选题]关于预激综合征心电图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C
  • PJ间期延长

  • 解析:典型预激综合征的心电图特征为:PR间期<0.12s;QRS波群起始部有delta波,QRS波群增宽;PJ间期一般正常(<0.27s);大多有继发性ST-T改变。

  • [单选题]以下为应用心电信息管理系统的优越性,其中表述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B
  • 可增加成本消耗

  • 解析:心电信息管理系统可明显提高心电图医生的工作效率,降低医院成本消耗。

  • [单选题]关于卵圆窝的描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B
  • 卵圆窝位于房间隔中下部,为胎儿时期卵圆孔闭合后遗留的遗迹

  • 解析:卵圆窝位于房间隔中下部,为胎儿时期卵圆孔闭合后遗留的遗迹。卵圆窝比较薄,是房间隔缺损的好发部位。

  • [单选题]关于洋地黄中毒引起的心律失常,比较准确的描述是
  • 正确答案 :C
  • 洋地黄中毒引起的心律失常可以表现为多种心律失常交替出现


  • [单选题]关于Bachmann束阻滞心电图表现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C
  • 常伴有PR段偏移

  • 解析:上房间束(Bachmann束)断裂、变性或纤维化可产生二尖瓣型P波改变,称为不完全性房内(房间束)阻滞,诊断时需要排除左心房肥大。PR段偏移常见于心房梗死。

  •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4n2grm.html
  • 相关资料
    推荐科目: 内科学(副高) 肾内科学(副高) 中医皮肤与性病学(副高) 推拿学(副高) 急救护理(副高) 主管药师(代码:366) 病案信息技术(士)(代码:111) 住院医师规培(放射科) 医学临床三基(医师) 临床营养(中级)
    @2019-2027 志学网 www.233go.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