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黄芪、升麻、柴胡

C

题目:患者,女,40岁。素体虚弱,纳食不香,短气乏力,头晕心慌,面色苍白,时嗳气,腹胀,经查诊断为胃下垂。用药应选用的药物是( )

解析:升麻的功效:发表透疹,清热解毒,升举阳气。柴胡的功效:疏散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黄芪的功效: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生津养血,行滞通痹,托毒排脓,敛疮生肌。根据患者的表现可诊断为中气下陷,用黄芪、升麻、柴胡升举阳气,黄芪补气血。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下列有关AIDS临床分期的叙述,正确的是( )
  • 急性感染期、无症状感染期、艾滋病期

  • 解析:我国将HIV感染分为急性期、无症状期和艾滋病期。

  • [单选题]对提高人群免疫力起关键作用的措施是( )
  • 预防接种

  • 解析:预防接种是把疫苗(用人工培育并经过处理的病菌、病毒等)接种在健康人的身体内使人在不发病的情况下,产生抗体,获得特异性免疫。

  • [单选题]血府逐瘀汤的主治证不包含
  • 谵语烦渴

  • 解析:血府逐瘀汤的主治证有胸中血瘀证。胸痛,头痛,日久不愈,痛如针刺而有定处,或呃逆日久不止,或饮水即呛,干呕,或内热瞀闷,或心悸怔忡,失眠多梦,急躁易怒,入暮潮热,唇暗或两目暗黑,舌质暗红,或舌有瘀斑、瘀点,脉涩或弦紧。

  • [单选题]治疗溃疡性结肠炎脾肾阳虚证的治法,应首选的方剂是
  • 健脾温肾止泻

  • 解析:溃疡性结肠炎脾肾阳虚证,症状:久痢不愈粪便稀薄,带有白冻,或滑脱不固,腹中冷痛,胀满肠鸣,面色白,畏寒肢冷,头晕纳呆,腰膝酸冷。舌质淡胖,脉沉细无力。治法:温补脾肾,涩肠固脱。方药:四神丸加味。

  • [单选题]与涩味药物作用相似的是( )
  • 酸味

  • 解析:酸:能收、能涩,即具有收敛、固涩的作用。一般固表止汗、敛肺止咳、涩肠止泻、 固精缩尿、固崩止带的药物多具有酸味。酸味药多用治体虚多汗、肺虚久咳、久泻肠滑、遗 精滑精、遗尿尿频、崩带不止等证。如五味子固表止汗、乌梅敛肺止咳、五倍子涩肠止泻、山茱萸涩精止遗以及赤石脂固崩止带等。

  • [单选题]1968年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死亡意义审查特别委员会首次提出“脑死亡”诊断标准是( )
  • 全脑功能的不可逆丧失

  • 解析: 死亡即是生命的终止。长期以来,被公众广泛认可和接受的传统死亡概念是指心跳、呼吸停止形式的死亡。因而,以心跳、呼吸停止为标志的心肺死亡被界定为死亡的唯一标准,以脑活动停止为标志的脑死亡不被认为是死亡的标准。

  • [单选题]性质“收引”的邪气是
  • 寒邪

  • 解析:凡致病具有寒冷、凝结、收引特性的外邪,称为寒邪。

  • [单选题]利用四诊收集的病情资料,综合判断病情的方法,属( )
  • 四诊合参

  • 解析:四诊合参是指医生临证时必须将望、闻、问、切四诊收集的病情资料,综合判断,参照互证,以全面、准确地作出诊断。

  • [单选题]下列穴组可治疗心、胸、胃疾病的配穴是
  • 公孙、内关

  • 解析:通于冲脉的公孙和通于阴维脉的内关,通合于心、胸、胃,对于气机不利,气逆上冲的心、胃、胸膈的疾患,具有理气降逆,通肠和胃,宣通上下的功效,呕吐、呃逆、胃痛、反胃、噤口痢、干霍乱等,凡适用于上法者,均可取此两穴施治;通于督脉的后溪和通于阳跷脉的申脉,通合于目内眦、颈、项、耳、肩、小肠、膀胱,两穴相配,主治头项、耳、目、肩、腰背疾患;通于阳维脉的外关穴和通于带脉的足临泣,通合于目锐眦、耳后、颈项、肩,两穴配伍,主治耳、目、颈项及肩部病;通于任脉的列缺和通于阴跷脉的照海,通合于肺系、咽喉和胸膈,两穴配伍,主治咳嗽、胸满、咽喉不利等病证;膻中利气,宽胸,催乳,主治哮喘、胸痹、产后乳汁不足等;中脘主治胃部疾患。

  •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4r1eg.html
  • 相关资料
    相关科目: 全科医学(正高) 眼科(正高) 放射卫生(副高) 耳鼻咽喉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36) 中医眼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35) 广东药学专业初级 口腔执业医师实践技能 公共卫生执业助理医师 中医师承及确有专长考核 住院医师规培(精神科)
    推荐阅读
    @2019-2027 志学网 www.233go.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