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囊肿边缘呈分叶状或切迹状
E
题目:患者女,26岁。因左下颌角区渐进性膨隆5个月余就诊。检查见面部不对称,触诊有乒乓球样感觉,临床初步诊断为左下颌骨角化囊肿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多选题]颞下颌关节紊乱病多因素论,包括
精神因素
牙骀关系与关节解剖因素
免疫因素
关节负荷过重
解析:病因:1.精神因素(A对)
2.创伤因素
很多患者有局部创伤史。如曾受外力撞击、突咬硬物、张口过大(如打呵欠)等急性创伤;还有经常咀嚼硬食、夜间磨牙以及单侧咀嚼习惯等。这些因素可能引起关节挫伤或劳损,咀嚼肌群功能失调。(E对)
3.咬合因素
咬合紊乱也可以导致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的发生或者加重。如咬合干扰、牙齿过度磨损、磨牙缺失过多、不良修复体、颌间距离过低等(B对)。咬合关系的紊乱,可破坏关节内部结构间功能的平衡,促使本症的发生。
4.全身及其他因素
系统性疾病,例如类风湿性关节炎,也可以引起颞下颌关节紊乱。此外,一些医源性因素,例如鼻咽癌的放射治疗,会导致咀嚼肌的结构和功能改变,也可以引起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D对)
[单选题]患者男,左上3牙体有较大缺损,在制作金属烤瓷全冠的基底冠时,若蜡型厚度均匀一致,容易产生的结果是
瓷裂,瓷变形
[单选题]有诊断价值的外周血异常血小板比值应大于
10%
[单选题]临床上作腮腺扪诊,正确的检查方法是( )
示指、中指、无名指3指平触
[单选题]龋损形成的过程如下,除外
腐坏牙本质的再矿化
解析:该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龋损形成的机制。龋损是一种牙齿在牙面菌斑和代谢产物作用下发生的慢性、进行性破坏的疾病。龋损形成的过程有牙齿硬组织(牙釉质、牙本质和牙骨质)的脱矿和再矿化、色素沉着、硬组织崩解以及在龋损相应部位的修复性牙本质形成。而腐坏的牙本质是不可能再矿化的。
[单选题]上颌骨骨折向下后方移位其影响因素不正确者为 ( )
翼外肌
[多选题]以下哪些探诊深度可认为有牙周炎
3mm
4mm
5mm
[多选题]双指合诊适用于哪些部位的检查( )
舌肌内病变
唇、颊部病变
解析:对唇、颊、舌、口底、颌下区的病变,可行双手口内外合诊进行检查,以便准确地了解病变的范围和性质。双合诊可用一手的拇、示指,或双手置于病变部位的上下或两侧进行。前者适用于唇、舌部的检查,后者则在口底、颌下检查时常用。双合诊应按“由后往前走”的顺序进行。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507g71.html
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