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新生儿棕色脂肪含量少 寒冷损伤 严重感染

BDE

题目:引起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的原因有

解析:(一)新生儿体温调节与皮下脂肪组成特点 新生儿体温调节功能不足,其特点是:①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成熟;②皮肤表面积相对较大,血流丰富,易于失热;③能量贮备少,产热不足,尤以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和小于胎龄儿更为明显、以棕色脂肪组织的化学产热方式为主,缺乏寒战等物理产热方式。因此,新生儿期易发生低体温。 新生儿皮下脂肪组织的饱和脂肪酸多,且比未饱和脂肪酸多,前者熔点高,当受寒或各种原因引起体温降低时,皮脂容易发生硬化、出现硬肿症。(二)寒冷损伤 寒冷环境或保温不当可使新生儿失热增加,当产热不敷失热时,体温随即下降,继而引起外周小血管收缩,皮肤血流量减少,出现肢端发冷和微循环障碍,更进一步引起心功能低下表现。低体温和低环境温度访导致缺氧、各种能量代谢紊乱和代谢性酸中毒,严重时发生多器官功能损坏。(三)其他 新生儿严重感染(肺炎、败血症、化脓性脑膜炎等)、早产、颅内出血和红细胞增多症等时,也易发生体温调节和能量代谢紊乱,出现低体温和硬肿。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某7岁小儿,复种麻疹减毒活疫苗后第9天出现体温升高(T38℃)并伴有头晕、恶心、全身不适,应考虑
  • 接种后全身中等反应

  • 解析:全身反应主要表现为体温升高,有时伴有头痛、乏力、寒战、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毒性反应。接种疫苗后一般反应是正常的免疫反应。持续时间多为一至两天,极个别达三天。根据局部反应或全身反应的强度可分为弱、中、强三型

  • [多选题]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的典型临床表现为
  • 惊厥

    喉痉挛

    手足抽搐

  • 解析:惊厥为婴儿期最常见的症状。手足搐搦幼儿和较大儿童多见。喉痉挛多见于婴儿期。

  • [多选题]危险行为包括
  • 不良生活习惯

    A型行为

    C型行为

    不良疾病行为

    违反社会法律道德行为

  • 解析:危险行为包括:不良生活习惯、A型行为、C型行为、不良疾病行为、违反社会法律道德行为等。故选ABCDE。

  • [单选题]小儿易发生脱水的主要原因是
  • 水代谢旺盛

  • 解析:婴儿生长快,水代谢旺盛,容易发生脱水。 【该题针对“实践能力-小儿腹泻护理措施”知识点进行考核】

  • [多选题]阻断HBV母婴传播的措施有
  • 婴儿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

    婴儿接种乙肝疫苗

  • 解析:措施有婴儿接种乙肝疫苗或乙肝免疫球蛋白

  • [单选题]7岁的孩子,腕部骨化中心出现的只数大约为
  • 8个

  • 解析:腕骨的骨化中心一般是要10岁时出全,总共是为10个.大多数1岁左右的腕骨骨化中心为3个.1-9岁的腕骨的骨化中心数的计算大约为其岁数加1。因此七岁孩子为8个

  • [单选题]当总血钙低于哪个数值时即可引起手足搐搦发作( )。
  • 1.75~1.88mmol/L(7~7.5mg/dl)


  • [单选题]营养不良患儿最早出现的症状是( )
  • 体重不增

  • 解析:营养不良的患儿临床表现:体重不增是营养不良的早期表现,继之出现体重下降,皮下脂肪逐渐减少以至消失。皮下脂肪层厚度是判断营养不良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皮下脂肪消耗的顺序首先是腹部,其次为躯干、臀部、四肢,最后为面颊,严重者皮下脂肪消失。其次可出现患儿皮肤干燥、苍白、逐渐失去弹性,肌张力减低、肌肉萎缩等。选B。

  • [多选题]护理健康教育主要基础学科包括
  • 社会学

    传播学

    行为科学

    教育学

    预防医学

  • 解析:护理健康教育主要基础学科包括社会学、传播学、行为科学、教育学、预防医学等学科。故选ABCDE。

  •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50e2rj.html
  • 相关资料
    相关科目: 整形外科(正高) 临床医学检验(正高) 临床医学检验(副高) 超声医学技术(副高) 呼吸内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05) 中医妇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31) 主管中药师(代码:367) 住院医师规培(口腔修复科) 儿科主治 医学检验(士)
    @2019-2027 志学网 www.233go.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