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呼吸道感染
A
题目:婴儿化脓性脑膜炎最常见的病原菌侵入途径是
解析:新生儿在分娩过程中,容易患上羊水感染;又或是一些病原菌很容易随着呼吸道、脐部等侵入血循环,呼吸道感染是最常见的病原菌侵入途径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维生素D缺乏可引起手足抽搐的原因是 ( )
甲状旁腺反应迟钝
解析:维生素D缺乏时,血钙下降而甲状旁腺不能代偿性分泌物增加,血钙继续降低,当总血钙低于1.75mmol/L—1.88mmol/L(<7mg/dl— 7.5mg/dl=,或离子钙低于1.0mmol/L(4mg/dl)时可引起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出现抽搐。
[单选题]母乳喂养儿肠道主要的细菌是
双歧杆菌
解析:该题是专业知识记忆题。主要考查小儿肠道菌群的建立知识。肠道菌群因食物的成分不同而不同。母乳喂养儿肠道菌群以双歧杆菌为主,人工喂养儿以大肠埃希菌为主。故该题正确的答案是C。
[单选题]婴幼儿上呼吸道感染易并发中耳炎的主要原因为
耳咽管较宽、短呈水平位
解析:咽扁桃体生后6个月已发育,腭扁桃体1岁末才逐渐增大,在4~10岁时发育达高峰,14~15岁时又逐渐退化,因此扁桃体炎常见于年长儿。婴幼儿咽部富有淋巴组织,鼻咽和咽部相对窄小且垂直,当咽后壁淋巴组织感染时,可发生咽后壁脓肿。婴幼儿咽鼓管宽、直、短,呈水平位,故鼻咽炎时易致中耳炎。
[单选题]牙齿发育中下列错误的是 ( )
8岁左右开始长出第1磨牙
解析:人的一生总共有两副 牙列 [1] ,第一副牙列称为乳牙列,是由20颗乳牙排列而成。从出生6个月左右开始萌出第一颗乳牙,到2岁半左右20颗乳牙萌出完毕。自6-7岁至12-13岁,乳牙逐渐脱落而被 恒牙所替代。恒牙是继乳牙脱落后的第二副牙列,若因疾患或意外损伤而致脱落后再无牙替代。近代人 第三磨牙有退化趋势,故一般人恒牙数在28-32个之间。
[单选题]诊断中毒最可靠的方法是
毒物鉴定
解析:根据毒物接触史、临床表现及相关检查诊断,其中最可靠的是毒物鉴定。
[多选题]引发内源性感染的因素包括
患者抵抗力下降
患者的正常防疫机制遭破坏
抗生素应用导致菌群失调
菌群移位
解析:引起内源性感染的病原体是来自病人体内或体表的正常菌群或条件致病菌,如肠道、口腔、呼吸道、阴道、尿道及皮肤等部位 。应用潜入性器械造成的感染属于外源性,故选ABCD。
[单选题]关于疫苗接种的操作正确的是
发热、腹泻的患儿不能接种疫苗
解析:正患发热、咳嗽、拉肚子等急性疾病的宝贝,暂缓接种疫苗。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等好了以后再接种。
[单选题]新生儿窒息患儿要注意保暖,维持肛温在
36.5~37℃
解析:置新生儿于辐射热源保暖区, 维持患儿肛温 36.5~37C。
[单选题]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病人应采取的隔离方式是
呼吸道隔离
解析: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经呼吸道传播,故选E。
【该题针对“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知识点进行考核】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50e5mm.html
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