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围绝经期综合征
B
题目:李女士,49岁,自诉近年月经周期不定,行经2~3天即干净,量极少,自感阵发性潮热、心悸、出汗,时有眩晕。妇科检查:子宫稍小,余无特殊。护士应向其宣教的知识是
解析: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表现为月经紊乱或闭经,全身血管舒缩症状和精神神经症状,如阵发性潮热、出汗、情绪不稳定等,心血管症状如血压不稳、心悸、胸闷等,泌尿生殖道症状如尿失禁、排尿困难、反复尿量感染、阴道炎等,代谢障碍如骨质疏松、脂肪堆积、糖耐量异常等。结合题干信息,考虑患者为围绝经期综合征,故选C。解题关键: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的月经改变有四种表现:月经频发、月经稀发、不规则子宫出血和闭经。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产后在腹部触不到宫底的时间为产后
10日
解析:从胎盘娩出至产妇除乳腺外全身各器官恢复至非孕期状态的一段时间,称为产褥期,一般为6周。自胎盘胎膜剥离后,遗留的蜕膜厚薄不一,特别在胎盘附着部高低不平。约于产后3周,除胎盘附着部位外,宫腔表面已被新生的子宫内膜覆盖。胎盘附着部位的子宫内膜修复较慢,约需6~8周可完全恢复。正常产妇,产后当日宫底脐平或脐下一横指,产后第一天,由于宫颈外口升至坐骨棘水平,使宫底上升至平脐,以后每日下降1~2cm(一横指),至产后10日降入骨盆腔内,在耻骨联合上方扪不到宫底。
[单选题]患者,女性,23岁。甲亢半年,服用甲基硫氧嘧啶治疗。此药的作用机制是
抑制甲状腺激素合成
解析:甲基硫氧嘧啶作用机制是:抑制甲状腺过氧化物酶,阻断甲状腺激素合成,具有一定的免疫抑制作用。
[单选题]经产妇,2天前顺产一健康新生儿,该产妇出现下述哪项临床表现时,护士应立即报告医生( )
脉率为109次/分
解析:产后妇女若脉率增高应警惕产后出血的发生,应引起注意。
[单选题]患者男,33岁。左膝疼痛伴低热1年,行走困难。体格检查左膝梭形肿胀,轻度屈曲。X线片示骨质疏松,关节间隙狭窄。无明显骨质增生。血沉35mm/h,血白细胞分类不高。最可能的诊断是
膝关节结核
解析:患者出现低热、疼痛等全身症状,且血沉增快,白细胞分类不高,符合结核一般体征;膝关节位置表浅,积液和肿胀十分明显,持续积液和废用性肌萎缩可使膝关节肿胀如梭形,符合膝关节结核的体征。X 线片示骨质疏松,关节间隙狭窄,符合结核的X线诊断,故选B。类风湿关节炎一般病变在手指关节,故不选A。风湿性关节炎为链球菌感染所致,应有白细胞分类异常,故不选C。松毛虫性关节炎应有松毛虫接触或污染史,故不选E。解题关键:梭形肿胀为膝关节结核的明显体征,为缓解疼痛而使膝部呈屈曲状,加上结核中毒的一般表现和体征,可以诊断膝关节结核。
[单选题]某单位组织员工体检,某员工的检验结果显示乙肝五项中仅抗-HBs阳性,其余均为阴性,肝功能正常,该员工咨询阳性结果的意义,护士应告知其抗-HBs阳性是表明
对乙型肝炎病毒具有免疫力
解析:抗-HBs就是乙肝表面抗体;是乙肝的保护性抗体,也就是说:抗-HBs阳性说明机体对乙肝病毒有了免疫力。抗-HBs这是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刺激人体免疫系统后产生的抗体,它是一种保护性抗体,也叫中和性抗体。1、单项抗-HBs阳性(1)接种乙肝疫苗成功的标志;(2)单项低效价抗-HBs阳性有时为非特异性反应。2、与抗-HBc、抗-HBe同时阳性机体自然感染(包括隐性感染和显性感染)乙肝病毒(HBV)以后发生免疫应答,病毒被清除,机体获得抵御HBV再次侵袭的特异性免疫力。3、与HBsAg同时阳性非常少见,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1)感染了不同的HBV亚型;(2)感染了S基因变异的HBV;(3)免疫功能低下,抗-HBs不能清除HBsAg;(4)正处于抗原-抗体动态平衡阶段。
[单选题]患者,男,53岁,因贲门癌收治入院。患者近期进食梗阻感加重,体重明显下降。护士对其饮食的指导要点中,错误的是( )
低蛋白饮食
解析:贲门癌患者适宜饮食: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富含微量元素的膳食,注意少食多餐,根据需要每天可进餐5~8顿,进食时要细嚼慢咽。
[单选题]某初产妇在会阴侧切下足月顺产,产后3天切口处水肿明显。下列对会阴部的护理措施中,最恰当的是
50%硫酸镁湿敷伤口
解析:产后3天切口处水肿明显,故用50%硫酸镁湿敷伤口消肿。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50l2vm.html
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