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3.2小时

B

题目:某病房患者总数为40人,其中一级护理9人,二级护理16人,三级护理15人。经测定各级护理中每名患者在24小时内所需的平均护理时数分别为5小时、3小时、1小时。按一个病房40张床测算,一日间接护理所需时间为20小时。

解析:1.病房各级患者护理时数的总和=5×9+3×16+1×15+20=128小时。【该题针对“相关专业知识6”知识点进行考核】 2.平均护理时数=各级患者护理时数的总和÷该病房患者总数,即:该病房平均护理时数=(5×9+3×16+1×15+20)÷40=3.2(小时)。【该题针对“相关专业知识6”知识点进行考核】 3.按工作量计算护理人员编制时,应编护士数=病房床位数×床位使用率×平均护理时数÷每名护士每日工作时间,其中床位使用率=占用床位数÷开放床位数×100%。因此,护士数=40×100%×3.2÷8=16(人)。【该题针对“相关专业知识6”知识点进行考核】 4.一般机动编制数占20%,故应编护士数=病房床位数×床位使用率×平均护理时数÷每名护士每日工作时间+机动数,应编护士数=40×100%×3.2÷8×(1+20%)≈19(人),即该医院应实际配置19名护理人员。【该题针对“相关专业知识6”知识点进行考核】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护理目标管理第二阶段是
  • 目标实施阶段

  • 解析:护理目标管理的步骤是目标制定阶段、目标实施阶段、目标成果评定阶段。

  • [单选题]与消化性溃疡的发生有关的病原菌是
  • 幽门螺杆菌

  • 解析:幽门螺杆菌的感染与消化性溃疡的发生密切相关。

  • [单选题]符合肠结核患者腹痛特点的是
  • 排便后可缓解

  • 解析:肠结核患者的腹痛性质一般为隐痛或钝痛,进食易诱发或加重,出现腹痛与排便,排便后疼痛可有不同程度的缓解。这与回盲部病变使胃回肠反射或胃结肠反射亢进,病变肠曲痉挛或蠕动增强有关。

  • [单选题]破伤风发生的原因是
  • 破伤风杆菌产生的外毒素作用

  • 解析:破伤风是破伤风杆菌侵入人体伤口、生长繁殖、产生毒素引起的一种急性特异性感染 。其中,破伤风杆菌在伤口的局部生长繁殖,产生的外毒素才是造成破伤风的原因 。外毒素有痉挛毒素和溶血毒素两种,前者是引起症状的主要毒素,对神经有特殊的亲和力,能引起肌痉挛;后者则能引起组织局部坏死和心肌损害 。所以破伤风是毒血症 。

  • [单选题]明确诊断二尖瓣关闭不全敏感性最高的检查是
  • 超声心动图

  • 解析:本题考查了各种心脏疾病的有关检查。脉冲式多普勒超声和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可在左心房内探及明显收缩期高速射流,诊断二尖瓣关闭不全的敏感性几乎达100%。超声心动图检查为明确和量化诊断二尖瓣狭窄的最可靠方法。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可使左、右冠状动脉及其主要分支得到清楚显影,可发现各支动脉狭窄性病变的部位并估计其程度,具有确诊价值,目前已成为确诊冠心病的主要检查手段。

  • [单选题]急性炎性脱髓鞘性神经根病最早出现的症状多数为
  • 双侧下肢无力

  • 解析:多数急性炎性脱髓鞘性神经根病病人发病前1~4周有上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症状,首发症状常为四肢对称性无力,呈对称性弛缓性瘫痪,自肢体远端向近端发展,伴肢体远端感觉异常和(或)手套袜子型感觉减退。 【该题针对“专业知识-急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根病临床表现和治疗”知识点进行考核】

  • [单选题]病人女性,42岁,穿着短袖衣服在田间喷洒农药,出现恶心呕吐、瞳孔明显缩小、大汗、呼吸困难等不适,诊断为中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给予阿托品、解磷定治疗。在给药过程中,病人瞳孔较前扩大、面色潮红,诉口干、皮肤干燥,此时病人出现了
  • 阿托品化

  • 解析:阿托品化表现:瞳孔较前扩大,颜面潮红、口干、皮肤干燥、肺部湿啰音减少或消失、心率加快。阿托品中毒表现:意识模糊、狂躁不安、谵妄、抽搐、瞳孔扩大、昏迷和尿潴留等。此题需要区分阿托品化和阿托品中毒的表现。【该题针对“.有机磷杀虫药中毒﹡”知识点进行考核】

  • [单选题]青年男性,大面积烧伤8小时,已静脉输液3000ml,判断其血容量是否补足的简便、可靠指标是
  • 尿量

  • 解析:尿量是评估烧伤病人补液最简便、可靠的指标。

  •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50o41.html
  • 相关资料
    相关科目: 外科护理(正高) 心电学技术(正高) 儿童保健(副高) 核医学技术(副高) 病理学主治医师(代码:351) 疾病控制学主治医师(代码:361) 神经电生理(脑电图)技术中级职称(代码:391) 执业药师(中药) 住院医师规培(针灸科) 放射医学(师)
    @2019-2027 志学网 www.233go.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