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阿托品中毒
C
题目:患者男性,47岁,因“昏倒”来诊。患者为农民,在田间喷洒农药3小时,昏倒在地。查体:血压90/60mmHg(1mmHg=0.133kPa),呼吸24次/分,昏迷,角膜反射消失,瞳孔如针尖大,呼吸有蒜味,多汗,流涎,两肺布湿啰音,肌肉间断颤动。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多选题]下列哪些反应是小檗碱的特征鉴别反应
丙酮加成反应
漂白粉显色反应
解析:小檗碱除了能与一般生物碱沉淀试剂产生沉淀反应外,还具有两个特征性检识反应:①丙酮加成反应。在强碱性下,盐酸小檗碱可与丙酮反应生成黄色结晶性小檗碱丙酮加成物。②漂白粉显色反应。在小檗碱的酸性水溶液中加入适量的漂白粉(或通入氯气),小檗碱水溶液即由黄色转变为樱红色。
[单选题]面色黧黑,肌肤甲错多属( )
血瘀日久
[多选题]关于药物在眼部吸收的叙述正确的是
药物滴入眼睛后进入角膜的薄层中,并由此经前房到达虹膜
当渗透压和pH不适时,药物易随泪液排出
解析:眼用药物的吸收途径有角膜和结合膜两条途径。角膜途径为角膜一前房一虹膜。结合膜途径为结合膜一巩膜一眼球后部。影响吸收的因素有:①pH与pKa:两相都能溶解的药物较易透过角膜。完全解离或完全不解离的药物不能透过完整的角膜。所以A错误。②药物的pKa也影响到溶液中游离型药物与分子型药物的比例。分子型药物易吸收。③刺激性大,血管和淋、巴管扩张,影响药物的吸收利用。④表面张力越小,越有利于药物与角膜的接触,使药物容易渗入。⑤增加黏度可延长药物在眼部的滞留时间,有利于药物的吸收。
[多选题]下列选项中,湿疮血虚风燥证的证候特点包括( )
皮肤肥厚
粗糙脱屑
皮损色黯或色素沉着
[单选题]下列十二经脉气血流注次序中错误的是( )
足阳明→足少阳→足厥阴→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50yzz.html
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