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其病原体易排出体外
C
题目:潜伏性感染的临床特征不包括
解析:病原体感染人体后,寄生在机体中某些部位,由于机体免疫功能足以将病原体局限化而不引起显性感染,但又不足以将病原体清除,病原体便可长期潜伏下来,待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时,则可引起显性感染。病原体被局限化而不易排出。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2012)属于乙类传染病但采取甲类传染病预防和控制措施的疾病是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解析: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炭疽中的肺炭疽、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四种乙类传染病按甲类传染病管理,采取预防、控制措施。
[单选题]冠心病病人突感心悸。胸闷,血压为12/8kPa(90/60mmHg),心尖部第一心音强弱不等;心电图示心房率慢于心室率,二者无固定关系,QRS波增宽为0.12秒,可见心室夺获和室性融合波。诊断为
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解析: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1)连续3次以上快速的室性早搏,QRS波群畸形时间≥0.12秒频率规则或略不规则;(2)窦性P波与QRS无关,呈房室分离P波频率较慢埋于QRS波群内故不易发现;(3)有时见心室夺获和心室融合波,心室夺获的QRS波群形态接近正常,偶有1:1室房逆行传导,QRS波群后有P波并兼有不同程度的室房传导阻滞,压迫颈动脉窦心率不变。常见于冠心病特别是急性心肌梗塞等有器质性损伤心脏病患者。心电图可有室性心动过速特征性改变可助鉴别室上性心动过速。
[单选题](2006)急性脊髓灰质炎的瘫痪特点是
不对称性弛缓性瘫痪,无感觉障碍
解析:分布不对称,不规则的迟缓性瘫痪,四肢多见,下肢尤甚。感觉存在。需与本病鉴别的是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尖,麻痹特点是从下肢上行性对称性瘫痪。
[单选题](2004)短时记忆存储的信息量为
7±2
解析:被注意的信息进入短时记忆阶段,短时记忆贮存量小,为7±2个组块,以言语听觉形式编码,兼有视觉和语义编码,信息存留时间在1分钟以内,反复重复的信息进入第三阶段。
[单选题]骨筋膜室综合征最易发生于
前臂
解析:骨筋膜室综合征是指由骨、骨间膜、肌间隔和深筋膜形成的骨筋膜室内肌肉和神经因急性缺血而产生的一系列早期综合征。其由创伤骨折的血肿和组织水肿使室内容物体积增大,或者外包扎过紧、局部压迫使骨筋膜室容积减小而导致骨筋膜室内压力增高而引发,多见于前臂掌侧和小腿。损伤性骨化也称骨化性肌炎,由于关节扭伤、脱位或关节附近骨折,形成骨膜下血肿,处理不当会使血肿扩大、机化并在关节附近软组织内广泛骨化,造成严重关节活动功能障碍,多见于肘关节。
[单选题]一健康儿前囟约0.5cm×0.5cm,出牙8个,体重10kg,开始能独走,能叫出物品名字,指出自己的手、眼,其月龄大约为
12个月
解析:正常小儿12月龄会独走,弯腰抬东西,会将圆圈套在木棍上;能叫出物品的名字,如灯、碗,指出自己的手、眼;对人和事物有喜憎之分,穿衣能合作,用杯喝水。且12月龄小儿体重为10kg。
[单选题]急性大量失血患者需要输注红细胞时,应首选的品种是
悬浮红细胞
解析:去除白细胞的红细胞:用于多次输血的患者,防止多次输血后产生白细胞抗体。辐照红细胞:目的是预防输血相关移植物抗宿主病(TA-GVHD),用于接受Ⅰ、Ⅱ级亲属血液的患者,所使用的各种血液制品前必须辐照。浓缩红细胞:各种急性失血、慢性贫血。悬浮红细胞:移去了大部分血浆,可减少血浆引起的副作用。洗涤红细胞:用于对白细胞凝集素有发热反应者。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5j4gm.html
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