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气管插管
E
题目:颅内压增高的昏迷患者,出现上呼吸道梗阻应最先采取的措施是
解析:颅内压增高的昏迷患者,出现上呼吸道梗阻,应立即解除梗阻,故最先采取的措施是气管插管,以抢救患者生命。故选E。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近3个月同等程度劳累所诱发的胸痛次数、程度及持续时间均增加,应诊断为
恶化型劳累性心绞痛
解析:初发劳累性心绞痛是指发生劳累性心绞痛的病程在一个月以内的,故也称新近发生的心绞痛,A不正确;稳定型劳累性心绞痛是指病程持续在一个月以上者,并且引起心绞痛的体力活动在一段时期内(几个月或几年)是稳定的,超过一定活动量就可以重复出现心绞痛,B不正确;恶化型劳累性心绞痛是指同等劳力强度所诱发胸痛发作的次数和严重程度及持续时间突然增加,C正确;自发性心绞痛是由于冠状动脉痉挛,使相应区域的氧供暂时明显减少,仅在休息状态或卧床睡眠时出现心绞痛,E不正确;混合型心绞痛指患者在体力活动和安静状态下均可发生心绞痛,D不正确。故选C。
[单选题]胰头癌所致黄疸患者的尿液化验结果可能是
尿胆红素含量增加
解析:尿胆原应该是减少的(尿胆原和粪胆原是一对,一起增加一起减少)尿胆红素含量增加,而尿含铁血黄素通常是溶血时才发生
[单选题]女,18岁。间断排黏液脓血便伴发热2个月。大便10余次/日。体温波动在38.0~39.5℃,广谱抗生素治疗1周后症状无好转。结肠镜检查示:全结肠弥漫性充血、糜烂,伴溃疡形成。首选的治疗是
应用糖皮质激素
解析:该患者年轻女性,表现为发热、排黏液脓血便,结肠镜检查示全结肠弥漫性充血、糜烂,伴溃疡形成。最可能的诊断是溃疡性结肠炎,且目前该患者处于重症急性期,首选的治疗是糖皮质激素,能有效地抑制炎症反应。轻、中度首选柳氮磺吡啶。故选B。
[单选题]严重环境污染引起的区域性疾病是
公害病
解析:公害病指由人类活动造成严重环境污染引起公害所发生的地区性疾病。如与大气污染有关的慢性呼吸道疾病、由含汞废水引起的水俣病、由含镉废水引起的痛痛病等。
[单选题]患者,男,21岁。因阑尾炎穿孔行阑尾切除术已1周。体温仍在38~39℃,腹胀腹痛,尿频,大便次数多。诊断首先考虑
盆腔脓肿
解析:阑尾炎术后,腹腔脓汁吸收不完全,可在腹腔的不同部位形成残余脓肿。盆腔脓肿最常见,大多发生在术后7~10天,表现为体温再度升高,大便次数增多,伴里急后重,直肠指诊可见括约肌松弛,直肠前壁隆起。
[单选题]女,35岁。诊甲亢后即行甲状腺次全切手术,术后病人出现高热,心率160次/分,烦躁不安,大汗淋漓,腹泻。应首先考虑的诊断是
甲亢危象
解析:该患者术前准备不充分,甲亢症状未得到控制即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手术,易发生术后甲状腺危象,甲状腺危象临床表现可归纳为“上吐下泻、高热大汗、谵妄昏迷”。该患者符合甲状腺危象的临床表现。故选C。
[单选题]女性患者26岁。活动后心悸气短3年。咳嗽,咳痰带血。查体:心尖部舒张期隆隆样杂音,心腰凸出,肺动脉2音亢进。胸片:梨形心。UCG:二尖瓣呈城墙样改变,该患者心浊音界改变应是
胸骨左缘2、3肋间扩大
解析:心尖部舒张期隆隆样杂音,一般是二尖瓣狭窄和关闭不全绝大多数二尖瓣狭窄是风湿热的后遗症。心浊音界改变应是胸骨左缘2、3肋间扩大。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5j75j.html
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