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急性病毒性肝炎

C

题目:男,20岁。恶心、食欲减退1周,伴发热、尿黄2天。实验室检查:AST358U,ALT564U,TBil59μmol/L,DBil28μmol/L,ALP28U/L。应首先考虑的诊断为

解析:本题属于临床综合应用题。考点为黄疸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临床上常见的黄疸类型有溶血性黄疸,肝细胞性黄疸及阻塞性黄疸。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中年女性好发,为慢性病程,乏力、皮肤瘙痒、黄疸等是其主要临床表现,胆汁淤积的生化指标升高出现早,且突出是其特点,高滴定度AMA(尤其M2亚型)有确诊意义;壶腹周围或胰头癌和先天性胆管闭锁以结合胆红素升高为主;溶血性黄疸以血清非结合胆红素升高为主,故A、B、D、E不正确。病毒性肝炎多见于青壮年,主要表现有发热、乏力等全身症状、消化系统症状和黄疸。实验室检查绝大多数患者的胆红素呈双相升高,转氨酶中、重度增高及病毒高载量有助于诊断,C项最符合该患者的诊断。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2000)脊髓休克见于
  • 急性横贯性脊髓炎

  • 解析:急性横贯性脊髓炎病前4周可有发热、上呼吸道感染、腹泻或发疹疾病。本病突然起病,初起常有背痛、腹痛、肢痛及无力,约1/3患者有颈抵抗。运动及感觉障碍多在3天内达高峰,迅速发生进行性截瘫,也可同时累及或呈上升性四肢瘫痪,早期可呈弛缓性麻痹,表现肌张力低、腱反射消失、病理反射阴性,病变以下各种感觉丧失,尿潴留,称为脊髓休克现象。1~2周后,多见休克期解除,逐渐出现上运动神经元受累的痉挛性瘫痪,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病理反射阳性,排尿功能障碍逐渐恢复正常。

  • [单选题]患者,男,50岁。被重物砸伤致双下肢广泛软组织挫伤,入院查心率108次/分,血压113/64mmHg,急行手术清创。此时的最佳输液原则是
  • 扩容,碱化尿液

  • 解析:肌肉遭受重物砸压伤,出现出血及肿胀,肌肉组织易发生坏死。肌肉组织坏死时释放的大量肌红蛋白需经肾小管滤过,在酸中毒、酸性尿情况下可沉积于肾小管,形成肌红蛋白管型,加重肾损害程度,甚至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即挤压综合征)。患者下肢广泛软组织挫伤,存在挤压综合征的可能性,应扩容,碱化尿液,积极预防挤压综合征。

  • [单选题]男孩,14岁。右股深部巨大血管瘤,术后情况良好,伤口一期愈合。拆线后下床活动5分钟后,突然晕倒,抢救无效死亡。应考虑
  • 肺动脉栓塞

  • 解析:血栓栓塞,占所有栓塞的99%以上,肺动脉及其分支的血栓栓塞,栓子95%左右来源于下肢深静脉或盆腔的静脉特别是腘静脉、股静脉和髂静脉。体循环的动脉栓塞,栓子主要来源于左心房和左心室的附壁血栓及动脉粥样硬化处的血栓。动脉栓塞的主要部位为下肢、脑、肾、脾等。患者右股部手术后活动死亡,故可考虑为肺动脉栓塞引起,答案选D。

  • [单选题]在流行病学研究中,属于现况研究特点的是
  • 不需特设对照组

  • 解析:现况研究又称横断面研究或患病率研究,是描述性研究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方法。它是在某一人群中,应用普查或抽样调查的方法收集特定时间内、特定人群中疾病、健康状况及有关因素的资料,并对资料的分布状况、疾病与因素的关系加以描述。可以为病因研究提供线索,掌握疾病和病因的分布状况,为疾病防治工作提供依据等。故选E。

  •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5jz91.html
  • 相关资料
    相关科目: 推拿学(正高) 骨外科学(副高) 烧伤外科学(副高) 肿瘤外科学(副高) 中西医结合妇科学(副高) 计划生育(副高) 职业病学主治医师(代码:314) 辽宁省主管中药师) 口腔医学技术(士)(代码:103) 临床助理医师实践技能
    @2019-2027 志学网 www.233go.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