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氢氯噻嗪
B
题目:患者,男,48岁,突发右足跖趾关节剧痛,查体:血压170/100mmHg,关节局部红肿,活动困难。实验室检查示血尿酸500μmol/L,临床诊断为急性痛风性关节炎。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第Ⅰ相生物转化代谢中发生的反应是
氧化反应
解析:本组题考查第Ⅰ相生物转化反应和第Ⅱ相生物结合反应的相关知识。第Ⅰ相生物转化反应主要包括:氧化反应、还原反应、脱卤素反应和水解反应;第Ⅱ相生物结合反应有:与葡萄糖醛酸的结合反应、与硫酸酯的结合反应、与氨基酸的结合反应、与谷胱甘肽的结合反应、乙酰化结合反应、甲基化结合反应等。故本组题答案应选AD。
[单选题]地西泮的药理作用不包括
抗精神分裂症作用
解析:地西泮随用药量增大而具有 抗焦虑、镇静、催眠、抗惊厥、抗癫痫及中枢性肌肉松弛作用。抗焦虑作用选择性很强,是氯氮䓬的5倍,这可能与其选择性地作用于大脑边缘系统,与中枢BDZ受体结合而促进γ-氨基丁酸(GABA)的释放或促进突触传递功能有关。BDZ类还作用在GABA依赖性受体,通过刺激上行性网状激活系统内的GABA受体,提高GABA在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增强脑干网状结构受刺激后的皮层和边缘性觉醒反应的抑制和阻断。较大剂量时可诱导人睡,与巴比妥类催眠药比较,它具有治疗指数高、对呼吸影响小、对快波睡眠(REM)几无影响,对肝药酶无影响,以及大剂量时亦不引起麻醉等特点,是目前临床上最常用的催眠药。还具有较好的抗癫痫作用,对癫痫持续状态极有效,静脉注射时可使 70%〜80%的癫痫得到控制,但对癫痫小发作及小儿阵挛性发作不如硝西泮。中枢性肌肉松弛作用比氯氮䓬强,为其5倍,而抗惊厥作用很强,为氯氮䓬的10倍。
[单选题]流感患者应用抗病毒药+抗生素属于
非适应证用药
解析:非适应证用药:例如流感的病原体主要是流感病毒A、B、C型及变异型等(也称甲、乙、丙型及变异型),并非细菌。咳嗽的病因可能是由于寒冷刺激、花粉过敏、空气污染和气道阻塞所致,并非细菌感染,但在临床上无明显的感染指征常被给予抗菌药物。例如患者咳嗽,但无感染诊断(白细胞计数不高,C反应蛋白正常),给予阿奇霉素口服,一日1次,一次0.5g。分析:由于上面所述原因,咳嗽的病因有多种可能,并非阿奇霉素的适应证,属于非适应证用药。又如Ⅰ类手术切口应用第三代头孢菌素(第三代头孢菌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不敏感);肠球菌感染应用克林霉素(天然耐药);大观霉素肌内注射用于非淋病奈瑟菌泌尿道感染(大观霉素仅用于淋病奈瑟菌感染)。
[多选题]使用HMG-CoA还原酶抑制剂须慎重,以下情况应及时停药的是
血清AST值为130U
严重急性感染、创伤或大手术
有弥散性肌痛、肌软弱、赤褐色尿
解析:本题考查血脂异常药HMG-CoA还原酶抑制剂主要不良反应是"肌病"。如AST及ALT高于正常上限3倍(120U)、CPK(磷酸激酶)高于正常值10倍(250~2000U/L),Mb(磷红蛋白)高于正常值3倍(210ng/ml),并有弥散性肌痛、肌软弱、赤褐色尿等,应考虑为肌病。严重急性感染、创伤或大手术者具有横纹肌炎继发肾衰的危险因素。
[多选题]根据作用机制将口服降血糖药分为
胰岛素分泌促进剂
胰岛素增敏剂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醛糖还原酶抑制剂
解析:根据题干直接分析,根据作用机制将口服降血糖药分为胰岛素分泌促进剂、胰岛素增敏剂、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醛糖还原酶抑制剂,磺酰脲类属于按照结构分的一种,故本题选A、B、C、D。
[单选题]一般药物的有效期是指
药物降解10%所需要的时间
[单选题]需要口服泼尼松治疗的是
口腔溃疡反复发作
解析:治疗反复发作的口腔溃疡(B)需要口服泼尼松
[单选题]在执业药师管理职责分工中,由省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组织实施的是
执业药师执业注册许可
[多选题]外用糖皮质激素的高吸收区包括( )
颈
腋窝
生殖器
会阴
解析:局部应用糖皮质激素,常发生可预期的不良反应,最常见于高吸收区(如面、颈、腋窝、会阴、生殖器),老年人尤甚,应予注意。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5l02zz.html
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