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知识的增加总是伴随行为的改变

D

题目:根据健康教育的知信行理论,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解析:根据知信行模式:知识是基础,信念是动力,行为的产生和改变是目标。人们通过学习,获得相关的健康知识和技能,逐步形成健康的信念和态度,从而促成健康行为的产生。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进行直线回归分析时首先应
  • 绘制散点图


  • [单选题]临床医学研究中的人体实验的审查
  • 要在开始之前提交伦理委员会


  • [单选题]蛋类中吸收率较低的营养素是

  • [单选题]个体生长关键期的正确描述是
  • 若在此时期受到干扰,会造成器官或组织永久性的缺陷或功能障碍


  • [单选题]细胞色素在呼吸链中传递电子的顺序是
  • b→c1→c→aa3


  • [单选题]肾髓质高渗梯度建立的主要动力是
  • 髓袢升支粗段对NaCl的主动重吸收

  • 解析:肾髓质高渗梯度的形成   近髓肾单位的髓袢与直小血管是一个并行排列液体逆向流动的U形管道,而各段肾小管对溶质和水有选择性通透性,构成了逆流系统,为肾髓质的渗透梯度的形成具备了条件。   外髓质高渗梯度的形成   外髓部是逆流倍增过程的起始部位,由于髓袢升支粗段位于外髓部,能主动重吸收NaCl,对水则不易通透,所以外髓部的高渗梯度主要由升支粗段NaCl重吸收形成的。   内髓质高渗梯度的形成   内髓部高渗梯度形成与内髓质集合管尿素再循环和髓袢升支细段NaCl由管内向管外组织间液顺梯度扩散有关。 ①尿素再循环:髓袢升支细段管壁对尿素具有中等度的通透性,内髓部组织液中尿素便顺浓度梯度进入髓袢升支细段,小管液相继流经升支粗段、远曲小管、皮质部、外髓部集合管至内髓集合管处,尿素再顺浓度梯度扩散到组织液,形成尿素再循环,促进内髓部高渗梯度的形成。 ②NaCl对渗透梯度形成的作用:在髓袢降支细段对NaCl不易通透,但对水有通透性,降支细段小管液NaCl浓度愈来愈高,到髓袢顶端转折处达最高值。小管液转入升支细段后,管壁对NaCl有较高通透性,对水则不易通透,NaCl便顺浓度梯度扩散入内髓部组织液,提高内髓部渗透梯度。【该题针对“肾小管与集合管的转运过程★”知识点进行考核】

  • [单选题]溴化苯在体内代谢为环氧化物后可导致肝脏损伤。但如事先给予实验动物SKF525A,则可见溴化苯的肝毒性作用明显降低,其原因在于抑制了
  • 细胞色素P450

  • 解析:本题为基本知识题,考核毒物代谢酶细胞色素P450催化的反应类型。溴化苯在肝内经细胞色素P450催化的环氧化反应生成高毒产物,而SKF525A可通过与细胞色素P450结合抑制该酶活性,降低溴化苯的代谢活化水平,使其损害作用减弱。故A、B、D、E均为错误的迷惑选项。正确答案为C。

  • [单选题]属于一级预防
  • 改变工艺,改变原材料和设备

  • 解析:1.一级预防 消除或控制不良工作条件,使劳动者尽可能不接触或少接触职业性有害因素。这是消除职业性危害的根本措施。减少接触职业性有害因素 2.二级预防 当第一级预防未能达到要求,职业性有害因素开始影响劳动者健康时,应尽早发现,早诊断,早处理。“三早” 3.三级预防 对已患病者,做出正确诊断,及时处理,包括及时脱离接触并进行积极治疗,防止病情恶化和出现并发症,促进康复。积极治疗,促进康复

  • [单选题]长期从事聚氯乙烯生产的清釜工,近来感到手指麻木和疼痛,并发白,最可能的诊断是
  • 肢端溶骨症


  •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5l39ey.html
  • 相关资料
    相关科目: 肾内科(正高) 神经内科(正高) 中医全科学(正高) 中西医结合外科学(正高) 中医护理(正高) 放射卫生(副高) 核医学技术(副高) 神经外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20) 医学临床三基(医院管理分册) 助产士
    推荐阅读
    @2019-2027 志学网 www.233go.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