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正效应物可增强底物的结合

B

题目:下列哪项叙述是属于别构酶的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口腔黏膜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是
  • 慢性盘状红斑狼疮

  • 解析:这是口腔黏膜病病变性质的基本知识题。备选答案中的疾病中只有慢性盘状红斑狼疮为明确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 [单选题]龈牙组纤维
  • 自牙颈部牙骨质,向牙冠方向散开,广泛地位于牙龈固有层中

  • 解析:4.龈牙组:自牙颈部牙骨质,向牙冠方向散开,广泛地位于牙龈固有层中,主要是牵引牙龈使其与牙紧密结合。牙槽龈组:自牙槽嵴向冠方牙龈固有层展开,止于游离龈中。环形组:位于牙颈部周围的游离龈中,环形排列。牙骨膜组:自牙颈部的牙骨质,越过牙槽嵴,止于牙槽突骨密质的表面。越隔组:横跨牙槽中隔,只存在于牙邻面,支持近远中牙龈,保持相邻两牙的位置。

  • [单选题]耐热性最强的病原菌是
  • 肉毒梭状芽孢杆菌


  • [单选题]有出血倾向的患者行活髓牙牙髓治疗时常采用的局麻方法是
  • 牙周膜注射浸润麻醉

  • 解析:对于伴有血友病和类似出血倾向的病人,在麻醉时可采用牙周膜注射法,本题选E。

  • [单选题]发生在舌下腺的恶性肿瘤,应首先考虑
  • 腺样囊性癌

  • 解析:腺样囊性癌常见于腭部小涎腺及腮腺,其次为下颌下腺,发生于舌下腺的肿瘤,多为腺样囊性癌,故本题选择B。

  • [单选题]涎石病最好发于
  • 下颌下腺

  • 解析:涎石病是在腺体或导管内发生钙化性团块而引起的一系列病变,85%发生于下颌下腺,与下列因素相关:①下颌下腺为混合性腺体,分泌的唾液富含黏蛋白,较腮腺分泌液黏滞,钙的含量也高出2倍,钙盐容易沉积;②下颌下腺导管自下向上走行,腺体分泌液逆重力方向流动,导管长,在口底后部有一弯曲部,导管全程较曲折。故选E。

  • [单选题]楔状缺损的病因中,近年提出的是
  • 硬组织应力疲劳

  • 解析:该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楔状缺损的病因。硬组织应力疲劳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由口腔医学专家作为楔状缺损的一个重要病因提出并且进行研究的。而横刷牙机械磨损、牙颈部特殊结构和酸性食物的酸蚀均为20世纪80年代以前就提出的楔状缺损的致病因素,因此标准答案为E。

  • [单选题]加入局麻药中的肾上腺素浓度一般是
  • 1:50000~200000

  • 解析:临床应用时常将血管收缩剂加入局麻药溶液中,以延缓吸收,降低毒性反应,延长局麻时间,以及减少注射部位的出血,以使术野清晰,一般是肾上腺素以1:50000~200000的浓度加入局麻药溶液中,即含肾上腺素5~20μg/ml。故D选项正确。

  •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5ldmlm.html
  • 相关资料
    相关科目: 全科医学(正高) 呼吸内科(副高) 血液病学(副高) 耳鼻咽喉科学(副高) 康复医学技术(副高) 疼痛学主治医师(代码:358) 心理治疗主治医师(代码:386) 公卫执业医师实践技能 麻醉学专业知识 临床营养(中级)
    @2019-2027 志学网 www.233go.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