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TPPA法
B
题目:某献血者男性,年龄26岁,自述自我感觉良好,想献血作为生日纪念。经过询问体检、血液小样初步筛查合格后,献血400毫升,并留取血样待检。
解析:1.我国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血站必须开展的输血相关疾病检测项目和常规筛查检测方法为:/\n/(1)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ELISA方法。/\n/(2)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ELISA方法。/\n/(3)艾滋病病毒抗体(抗-HIV1,2),ELISA方法。/\n/(4)梅毒试验,RPR、TRUST或ELISA方法。/\n/(5)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赖氏法或速率法。TPPA不在国家规定的范围之内。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统计质量管理阶段最早出现在什么时间
20世纪40年代
[单选题]采血前需对献血者满足以下哪些要求后可以献血
以上均需要
[单选题]关于输注血小板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因故未输注要及时放入冰箱
[单选题]质量管理体系通常具备的四个基本特征是
集合性、相关性、目的性、环境适宜性
解析:质量管理体系是由若干个可以相互区别的要素(或子系统)组成的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系统,因此其具有集合性特征;质量管理体系各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某一要素发生变化,势必会使其他要素相应地改变和调整,因此其具有相关性特征;质量管理体系的目的就是追求稳定的高质量,使产品或服务满足规定的要求或潜在的需要,使顾客满意,同时使组织获得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因此其具有目的性特征;任何一个质量管理体系都存在于一定的环境条件之中,如果其与环境条件不适应,就无法正常、有效地运行,因此其具有环境适宜性特征。因此,质量管理体系具备集合性、相关性、目的性、环境适宜性四个基本特征。
[单选题]关于输注悬浮红细胞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可加入抗凝剂
[单选题]慢速冷冻法所加用的甘油保护剂为
40%
[单选题]全面质量管理概念提出的年代是
20世纪60年代
解析:1961年,美国通用电气公司质量经理Feigenbanm最早提出全面质量管理的概念。20世纪80年代以后,Feigenbanm的全面质量管理概念逐步被世界各国所接受,全面质量管理的定义也在不断丰富。全面质量管理的概念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在澳大利亚被率先引入临床实验室管理之中。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5lmeor.html
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