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肠杆菌科细菌和肠球菌及厌氧菌

B

题目:患者男性,46岁,因“发热、右上腹痛3日”来诊。初步诊断:急性胆囊炎。应用庆大霉素、异帕米星控制感染。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多选题]下列选项中,有关药物经肾脏排泄叙述正确的是
  • 药物经肾小管的分泌是主动转运过程

    肾小管对药物的再吸收属于简单扩散过程

    影响肾小管再吸收的主要因素为尿量和尿液pH

  • 解析:药物经肾脏排泄过程为:(1)肾小球滤过:大多数药物都属于小分子物质,它们经血流到达肾脏后,可以自由通过肾小球滤过;有的药物与蛋白结合,则不能经肾小球滤过。(2)肾小管排泌指的是肾小管能将化学物质(包括某些药类),由血流转运入肾小管腔,是一种主动转运过程。在近端小管,存在着两种转运机制:①转运有机阴离子(某些弱有机酸);②转运阳离子(某些弱有机碱)。如两种药物合用,通过同一转运机制从肾小管排泄,则它们在转运系统上发生竞争,从而干扰药物的排泄。如青霉素,主要以原形从肾脏排泄,其中90%通过肾小管排泌,仅10%由肾小球滤过,丙磺舒参与此种主动排泌机制,与载体形成较稳定的复合物,阻碍了青霉素的排泌,使青霉素血药浓度提高,有效浓度维持时间延长,治疗效果提高。(3)肾小管重吸收:正常情况下,原尿中的盐和水有60%~80%在近端曲管被重吸收,使该处原尿中的药物浓度比血浆中高出2.5~5倍,因而形成一种由肾小管向血浆被动扩散重吸收的驱动力量。脂溶性高者,易透过生物膜,易通过简单的扩散方式由肾小管重吸收,而血浆中血药浓度维持时间延长。脂溶性低者,则难以被肾小管重吸收,因此排泄增加,血浆中药浓度维持时间缩短。在肾小管中,药物以两种形式存在,解离型脂溶性低,非解离型脂溶性高。药物的解离度取决于所处环境的pH值,酸性药物在酸性环境中的解离度小,脂溶性较高,易于被动扩散重吸收,排泄慢,维持作用时间长。药物从肾脏排泄的过程相当复杂,许多因素影响药物的肾脏排泄率。药物分子量大小,决定它通过细胞膜孔的能力;药物极性高低和解离常数大小以及内环境pH值等因素,决定药物扩散、通过膜的能力和数量;肾血流量及药物的血浆蛋白结合率大小,影响它的肾小球滤过数量和清除速度。尿流速度的快慢,将对药物在肾小管的被动扩散过程产生影响。

  • [单选题]氯丙嗪与下列哪个药物合用不会产生严重的低血压
  • 奎尼丁

  • 解析:氯丙嗪与普萘洛尔合用,代谢受阻,加剧对心血管的抑制,可致严重的低血压;氯丙嗪与双氢氯噻嗪、呋塞米等利尿药联用,可显著加强氯丙嗪的降压作用,引起严重低血压。

  • [多选题]药物不良反应监测报告方法有
  • 自愿报告制度

    重点医院监测

    重点药物监测

    药品上市后监测


  • [单选题]按照《医疗用毒性药品管理办法》生产毒性药品包装特有的标志是
  • 毒药标志

  • 解析:《医疗用毒性药品管理办法》第四条:药厂必须由医药专业人员负责生产\配制和质量检验,并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严防与其他药品混杂。每次配料,必须经2人以上复核无误,并详细记录每次生产所用原料和成品数,经手人要签字备查。所有工具、容器要处理干净,以防污染其他药品。标示量要准确无误,包装容器要有毒药标志。

  •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5ln0mm.html
  • 相关资料
    相关科目: 口腔医学(正高) 中医骨伤科学(正高) 老年医学(正高)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正高) 风湿病(副高) 放射医学技术(副高) 麻醉学主治医师(代码:347) 放射医学技术(士)(代码:104) 中医医师定期考核 医学基础知识
    @2019-2027 志学网 www.233go.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