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选题]米炒时每100kg药物的米用量一般为:
  • 正确答案 :B
  • 20kg

  • 解析:米炒:将净制或切制后的药物与米同炒或将米在锅底结成锅巴,将药物在锅巴上翻炒的方法。药物每100kg,用米20kg。目的:①降低毒性、矫嗅矫味,如斑蝥、红娘子等昆虫类药物,米炒后可降低毒性和矫正气味;②增强疗效,如党参米炒增强健脾止泻作用。方法:①将米置热锅中加热至起烟,投入净制或切制的药物,中火拌炒至药物变为黄色,米成焦黄或焦褐色,出锅,筛去米,放凉。②锅预热,撒入浸湿的米,使平贴锅底,中火加热至起烟并成锅巴时,投入净制或切制的药物,在锅巴上轻轻翻动药至黄色,米变焦黄或焦褐色,取出,筛取米,放凉。注意事项:①昆虫类药物,以米至焦黄或焦褐色为度;②植物类药物,以药物变黄色为度;③锅巴炒时注意不要将锅巴翻破。故此题应选B。

  • [单选题]具有燥湿功效的药物是:( )
  • 正确答案 :D
  • 穿心莲

  • 解析:A.蒲公英功效: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利湿通淋。B.紫花地丁功效:清热解毒,凉血消肿。C.鱼腥草功效:清热解毒,消痈排脓,利尿通淋。D.穿心莲功效:清热解毒,凉血,消肿,燥湿。E.青黛功效:清热解毒,凉血消斑,泻火定惊。有燥湿功效的药物为D。

  • [多选题]枯矾的炮制作用有:
  • 正确答案 :ABD
  • 降低酸寒之性

    增强收涩敛疮作用

    增强止血化腐作用


  • [单选题]上实下虚之咳喘证的主方是( )
  • 正确答案 :C
  • 苏子降气汤


  • [单选题]决定疾病发生的因素是
  • 正确答案 :C
  • 正邪斗争的胜负

  • 解析:邪正盛衰,是指在疾病过程中,机体的抗病能力与致病邪气之间相互斗争中所发生的盛衰变化

  • [单选题]医疗机构药学专业技术人员不得少于本机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
  • 正确答案 :D
  • 8%


  • [单选题]香豆素的基本母核是
  • 正确答案 :B
  • 苯骈α-吡喃酮

  • 解析:香豆素的母核为苯骈α-吡喃酮。香豆素分为五大类,即简单香豆素类、呋喃香豆素类、吡喃香豆素类、异香豆素类及其他香豆素类。故本题应选B。

  • [单选题]治疗心烦不眠、咽喉肿痛宜选
  • 正确答案 :C
  • 玄参

  • 解析:玄参为清热凉血药,具有清热凉血,滋阴泻火,解毒散结等功效;主治热入营血,温毒发斑,热病伤阴,津伤便秘,骨蒸劳咳,目赤咽痛,瘰疬,白喉,痈肿疮毒,脱疽等症。

  • [单选题]醋炙青皮时每100kg药物的醋的用量一般为:
  • 正确答案 :B
  • 15kg


  • [单选题]不属土鳖虫的主治证是( )
  • 正确答案 :A
  • 风湿痹痛

  • 解析:土鳖虫无祛风湿、通经络作用,故风湿痹痛不是其主治病证。

  • [多选题]茵陈的现代应用有( )
  • 正确答案 :ABCD
  • 胆道蛔虫症

    高胆固醇血症

    胆石症

    痤疮

  • 解析:茵陈现代主要用于治疗与肝胆病变、皮肤感染性疾病相关的病症,如高胆固醇血症、胆道蛔虫症、胆石症、痤疮等。故ABCD正确。

  • [多选题]升浮药物的作用有
  • 正确答案 :ACDE
  • 升阳发表

    温里散寒

    涌吐

    开窍

  • 解析:一般升浮药,其性主温热,味属辛、甘、淡,质地多为轻清至虚之品,作用趋向多主上升、向外。就其所代表药物的具体功效而言,分别具有疏散解表、宣毒透疹、解毒消疮、宣肺止咳、温里散寒、暖肝散结、温通经脉、通痹散结、行气开郁、活血、开窍醒神、升阳发表、涌吐等作用。

  • [单选题]消风散的主治病证是
  • 正确答案 :E
  • 风疹湿疹


  • [单选题]采摘红黄色的成熟果实、入沸水中烫或蒸后晒干的药材是
  • 正确答案 :C
  • 栀子

  • 解析:栀子9?11月采摘呈红黄色的成熟果实,入沸水中烫或蒸后晒干。故C正确。

  • [单选题]既善敛肺平喘化痰,为治喘咳痰嗽常用药,又为治带下白浊的良药的是( )
  • 正确答案 :D
  • 白果

  • 解析:白果为止咳平喘药;性味甘、苦、涩、平,有毒,归肺、肾经;具敛肺定喘,止带缩尿之功;主治哮喘痰嗽,带下,白浊,小便频数,遗尿等症。故D正确。

  •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5nv0e1.html
  • 相关资料
    推荐科目: 传染病(正高) 卫生毒理(正高) 口腔正畸学(副高) 微生物检验技术(副高) 眼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34) 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29) 微生物检验技术(师)(代码:212) 辽宁初级中药士 护理学专业知识 中药学(士)
    @2019-2027 志学网 www.233go.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