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力学、解剖学和生理学条件的综合
B
题目:患者男性,50岁。脊髓损伤后四肢瘫1年。肌力增强训练是对其进行康复护理中常用技术之一。
解析:肌力的大小取决于力学、解剖学和生理学条件的综合。故选B。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多选题]小儿肥胖症的饮食治疗应遵循的原则为
保证供给维生素及矿物质
设法满足全日食欲,避免饥饿感
蛋白质供应量不宜太少,一般每天≥2g/kg
限制食量时应照顾小儿的基本营养及生长发育所需
解析:43.小儿肥胖症饮食管理的原则是(1)满足基本营养及生长发育的需要。饮食构成以碳水化合物为主的高蛋白、低脂肪食物。(2)宜选用热量少、体积大的食物,以满足患儿的食欲,不致引起饥饿的痛苦。(3)体重不宜骤减。最初控制体重增加,以后使体重逐渐下降。(4)注意补充维生素及矿物质。(5)根据上述原则,食品应以瘦肉、鱼、禽蛋、豆类及其制品、蔬菜、水果为主,限制脂肪摄入量。故选ACDE。
[多选题]肺炎患儿正确的护理措施是
鼓励患儿多饮水,防止痰液黏稠不易咳出
雾化吸入稀释痰液
输液时要控制液量和速度
严密观察病情及时发现并发症
[多选题]社区护士所收集资料的内容,对个人来讲应包括
人的主观感觉
通过检查所获得的健康资料
解析:社区护士所收集资料的内容,对个人来讲应包括主观和客观资料:(1) 主观资料:主观资料是护理对象的主观感受,可以自述出来,也可由家属代讲出来。例如,“我觉得很痛”。(2) 客观资料:客观资料是护士通过检查或调查获得的资料。如身高、体重以及各种化验结果等。故选CD。
[多选题]医务人员在何种情况下应进行手消毒
进入或离开隔离病房
穿脱隔离衣前后
脱手套后
接触患者血液、体液和被污染的物品后
接触特殊感染患者后
解析:医护人员在进入或离开隔离病房,接触患者血液、体液和被污染的物品后,穿脱隔离衣前后,穿脱隔离衣前后,接触特殊感染患者后应进行手消毒。故选ABCDE。
[多选题]人类行为发展可分为哪几个阶段
被动发展阶段
主动发展阶段
自主发展阶段
巩固发展阶段
解析:在人的整个生命周期中,行为的形成和发展可分为4个阶段。1、被动发展阶段 被动发展阶段在0~3岁内,此阶段的行为主要靠遗传和本能的力量发展而成,如婴儿的吸吮、抓握。啼哭等行为。2、主动发展阶段 主动发展阶段在3~12岁内,此阶段的行为有明显的主动性,其主要表现为爱探究、好攻击、易激惹、喜欢自我表现等。3、自主发展阶段 自主发展阶段自12~13岁起延续至成年,此阶段人们开始通过对自己、他人、环境、社会的综合认识,调整自己的行为。4、巩固发展阶段 巩固发展阶段在成年后,持续终生,此阶段的行为已基本定型,但由于环境、社会及个人状况均在不断变化,人们必须对自己的行为加以不断的调整、完善、充实和提高。
[多选题]肾病综合征应用环磷酰胺的注意事项是
每周查2次白细胞
脱发
观察有无血尿
观察有无胃肠道反应
解析:应用环磷酰胺时应每周复查血常规1次,每2周检查肝功能1次,若血白细胞<4×109/l或alt升高均应暂停使用。其主要副作用有骨髓抑制(以血白细胞降低为常见)、肝功能损害(alt升高),以及脱发、血尿、胃肠道反应及出血性膀胱炎等。
[多选题]室间隔缺损导管介入堵闭术的适应证是
膜部缺损:年龄≥3岁,室缺距主动脉瓣≥3 mm
肌部室缺≥5 mm或术后残余分流
解析:适应症有:1)室缺距主动脉瓣≥3mm ;2)年龄3岁以上;3)肌部室缺≥5mm;4)术后残余分流。
[多选题]关于先天性巨结肠的叙述哪些是正确的
多基因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病理变化是肠壁肌间和黏膜下神经丛内缺乏神经节细胞
结肠或直肠远端的肠管持续痉挛
分为常见型、短段型、长段型、全结肠型
解析:小儿先天性巨结肠(无神经节细胞症)是小儿外科最常见的消化道畸形之一,以便秘为特点,病变肠段神经节细胞缺失;结肠或直肠远端的肠管持续痉挛;分为常见型、短段型、长段型、全结肠型
[多选题]小儿生长发育的影响因素包括
个体差异
生活环境
营养状况
疾病因素
遗传因素
解析:小儿生长发育的影响因素包括: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生活环境、疾病因素、个体差异、营养状况等因素。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5vzj.html
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