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也称警告值 提示可能危及患者生命的检验数值 一旦出现危急值,须迅速将结果报告临床 向临床报告危急值时,应记录报告时间、报告人及结果接收者

ACDE

题目: 分析后过程是指患者标本分析后检验结果的发出直至临床应用这一阶段。分析后质量管理是全面质量控制的进一步完善和检验工作服务于临床的延伸,这一环节的疏漏将有可能使前期的分析前及分析中质量保证前功尽弃。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多选题]有关HLA高度的多态性描述包括( )
  • HLA复合体是迄今已知人体的最复杂的复合体

    各座等位基因是随机组合的,基因型可达1010以上

    共显性使人群HLA表型多样性达107数量级

    HLA多样性造就对环境具有不同适应力的个体,是人类抵御疾病的一种适应表现,从而维持种系的生存与繁衍


  • [多选题]在应用Trinder反应作为呈色原理的质量较好的试剂盒中,为减少干扰物对待测成分造成的负干扰,试剂中常加入的成分是
  • 维生素C氧化酶

    胆红素氧化酶


  • [多选题]关于室间质量评价,叙述正确的是
  • 对于定量的分析项目,计划必须通过结果偏离靶值的程度来确定每一分析项目的结果

    定性的实验项目的可接受的性能准则是阳性或阴性

    对于细菌学则考虑鉴定是否正确和药敏结果是否正确

    计划应提供每次活动至少5个样本,最好每年组织3次活动


  • [多选题]二级标准品主要用于 ( )
  • 常规方法的标化

    作为常规检测的校准品


  • [多选题]有关糖化血红蛋白的叙述正确的是( )
  • 包括HbA1a、HbA1b、HbA1c和HbA1d

    糖化血红蛋白的形成是不可逆的

    反映过去6~8周的平均血糖水平

    用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人,应将糖化血红蛋白作为常规检测指标

  • 解析:化血红蛋白(GHb)是血液葡萄糖通过非酶作用,经细胞膜与红细胞内血红蛋白-链颉氨酸结合形成的产物,其合成速率与红细胞所处环境中糖的浓度成正比。糖化血红蛋白的形成是不可逆的,其浓度与红细胞寿命(平均120天)和该时期内血糖的平均浓度有关,不受每天血浆葡萄糖浓度大小波动而变化,也不受运动或食物的影响,因此糖化血红蛋白是反映过去6~8周的平均血糖浓度,这可为评估血糖的控制情况提供可靠的实验室指标。 根据每个糖化位点和反应参与物,总的糖化血红蛋白分成若干个亚组分。天然(非糖化)血红蛋白是A0(2α、2β链)。亚组分(HbA1a1 , HbA1a2 , HbA1b和HbA1c)因血红蛋白β链-N末端缬氨酸的游离氨基与不同碳水化合物糖基化而形成。这些亚组分总称为HbA1。 正在进行胰岛素治疗的患者,应该每三个月进行一次糖化血红蛋白测定。 掌握糖化血红蛋白的临床意义。

  • [多选题]醋酸纤维薄膜电泳时,位于β区带的血浆蛋白质有 ( )
  • TRF

    LDL

    β-MG

    C3


  • [多选题]胆红素的代谢与肝细胞密切有关,包括 ( )
  • 肝细胞摄取未结合胆红素

    肝细胞将未结合胆红素转化为结合胆红素

    结合胆红素在肝细胞内运行至胆汁分泌装置

    结合胆红素最后从胆道排出肝外

  • 解析:肝细胞对胆红素的处理,包括三个过程。 “摄取”:未结合胆红素随血流至肝脏,很快就被肝细胞摄取,与肝细胞载体蛋白Y蛋白和Z蛋白结合(这两种载体蛋白,以Y蛋白为主,能够特异地结合包括胆红素在内的有机阴离子)被动送至滑面内质网。 “结合”:Y蛋白—胆红素和Z蛋白—胆红素在滑面内质网内,未结合胆红素通过微粒体的UDP-葡萄糖醛酸基转移酶(UDPGA)的作用,与葡萄糖醛酸结合,转变为结合胆红素。 “分泌”:结合胆红素在肝细胞浆内,与胆汁酸盐一起,经胆汁分泌器(高尔基复合体在细胞分泌过程中有重要作用),被分泌入毛细胆管,随胆汁排出。 掌握胆红素的代谢。

  • [多选题]蛋白质在280nm波长处有光吸收峰,与下列哪些因素有关( )。
  • 色氨酸

    酪氨酸

    苯丙氨酸


  • [多选题]饮酒可以影响多个项目检测的准确性,其中可能导致
  • 血糖(Glu)减低

    甘油三酯(TG)升高

    γ-谷氨酰转移酶(GGT)升高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h)降低


  •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6000vw.html
  • 相关资料
    考试资料
    相关科目: 普通外科(正高) 麻醉学(正高) 中西医结合骨科学(正高)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正高) 中西医结合外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26)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士)(代码:105) 微生物检验技术(师)(代码:212) 住院医师规培(预防医学科) 中医临床三基(医技) 内科主治
    @2019-2027 志学网 www.233go.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