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选题]17岁男性患者,诊断右股骨下端内侧长蒂状骨软骨瘤。3天前跌倒后,出现局部疼痛,伴膝关节活动轻微受限。其原因是
  • 正确答案 :C
  • 骨软骨瘤基底部折断


  • [单选题]穿刺插管,最常见的并发症是
  • 正确答案 :B
  • 暂时性动脉痉挛


  • [单选题]左侧脓胸行胸腔闭式引流术4个月。X线胸片:脓腔明显局限缩小,左肺结核病灶稳定。此时,宜采取的治疗是
  • 正确答案 :D
  • 胸腔开放引流


  • [单选题]下列关于术后患者的饮食处理,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B
  • 非腹部腰麻或硬膜外麻醉下的手术,一般术后2~3天即可进食

  • 解析:术后患者的饮食处理与手术范围大小、是否涉及胃肠道、麻醉种类等相关。一般认为局部麻醉下进行的非腹部手术,术后即可进食;全麻下的非腹部手术,麻醉恢复患者清醒后可进食;腹部手术肠功能恢复后可进食,开始为流食。如需禁食时间长,应给予胃肠外营养。如为非腹部手术且是在腰麻或硬外麻醉下进行者,待患者麻醉恢复后即可进食,无需等待2~3天以后。

  • [单选题]女,30岁,外伤后腰痛向右下肢放射1周,二便正常。查体:腰椎左凸畸形,腰4、5椎旁右侧压痛并放射至右小腿,右下肢直腿抬高试验阳性,右小腿外侧皮肤感觉迟钝,第一足趾背伸力弱,腰椎平片示腰椎左凸畸形,余无异常,CT扫描示腰4、5椎间隙、椎体右后软组织阴影1.0cm×0.7cm,右侧神经根受压,目前最佳治疗
  • 正确答案 :B
  • 积极手术治疗


  • [单选题]将猪的肝移植给人,目前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
  • 正确答案 :A
  • 超急性排斥反应

  • 解析:将猪的肝移植给人属异种移植,其主要障碍是存在自然抗体,类似ABO血型。异种异植的超急性排斥反应与ABO血型配伍障碍的同种异基因移植的超急性排斥反应相似,另一问题是到目前为止,尚无法有效对抗参与排斥反应的NK细胞的活性。

  • [单选题]股骨干下段骨折易引起
  • 正确答案 :B
  • 血管损伤


  • [单选题]下述哪项检查诊断食管癌最可靠
  • 正确答案 :D
  • 食管镜检查活检有癌细胞

  • 解析:食管镜检查并组织学活检诊断食管癌最可靠。

  • [单选题]有关肿瘤的概念,下列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D
  • 肿瘤在生长过程中可采用生物学手段有效控制生长

  • 解析:肿瘤是机体中正常细胞,在不同的始动与促进因素长期作用下所产生的增生与异常分化所形成的新生物。新生物一旦形成,不因病因消除而停止生长,不受生理调节。

  • [单选题]患者,男性,30岁。右下腹疼痛伴恶心、呕吐12小时。查体:体温38.4℃,右下腹有腹膜刺激征。剖腹探查发现一盲肠憩室发生穿孔,炎症局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C
  • 盲肠憩室为盲肠黏膜层经固有肌层疝出所致

  • 解析:盲肠憩室多为单发,属自发性疾病,实质是由于肌层薄弱,黏膜层疝出所致,炎症局限时行憩室切除术,阑尾无明显炎症时,可不切除。

  • [单选题]Colles骨折远端的典型移位是
  • 正确答案 :C
  • 远侧端向桡侧、背侧移位

  • 解析:Colles骨折即伸直型桡骨下端骨折。桡骨下端骨折是指距桡骨下端关节面3cm以内的骨折。Colles骨折受伤机制是由“腕背伸、前臂旋前、手掌着地“引起,骨折典型的移位是骨折远端向桡侧、背侧移位,正位观出现“枪刺样”畸形,侧位观呈“银叉”样畸形。

  • [单选题]手足抽搐见于
  • 正确答案 :A
  • 甲状旁腺损伤

  • 解析:1.甲状旁腺损伤导致低血钙,出现手足抽搐。 2.高热、脉快是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危象的表现之一。

  • [单选题]肾癌又称肾细胞癌、肾腺癌,起源于肾小管上皮细胞,可发生于肾实质的任何部位,但以上、下极为多见,少数侵及全肾,左、右肾发病机会均等,双侧病变占1%~2%。下列临床特点,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A
  • 血尿、腹部包块、疼痛同时出现

  • 解析:肾癌患者的主诉和临床表现多样,易误诊为其他疾病。血尿是发现肾癌最常见的病状,但血尿出现时肿瘤多已侵入肾盂后方。因此,出现血尿已不能视为早期症状。多年来,把血尿、疼痛和肿块称为肾癌的"三联症",大多数患者就诊时已具有1~2个病状,三联症俱全者仅占10%左右,已为晚期。

  • [单选题]按病原体的来源及入侵时间区分感染,下列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E
  • 既有外源性感染,又有内源性感染称二重感染

  • 解析:[外科感染按发生条件.png]

  • [单选题]对于MRSA.下述抗感染治疗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A
  • 感染首选治疗的药物是万古霉素1~2g/d

  • 解析: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临床上常见的毒性较强的细菌,自从20世纪40年代青霉素问世后,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受到较大的控制,但随着青霉素的广泛使用,有些金黄色葡萄球菌产生青霉素酶,能水解p-内酰胺环,表现为对青霉素的耐药。因而人们又研究出一种新的能耐青霉素酶的半合成青霉素,即甲氧西林。1959年应用于临床后曾有效地控制了金黄色葡萄球菌产酶株的感染,可时隔两年,英国的Jevons就首次发现了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MRSA从发现至今感染几乎遍及全球,已成为院内感染的重要病原菌之一,万古霉素是目前临床上治疗MRSA唯一疗效肯定的抗生素,因为万古霉素是三环糖肽类抗生素,其具有抑制细胞壁合成,破坏细胞膜及阻碍细菌RNA合成的多种作用。

  •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63ndd2.html
  • 相关资料
    推荐科目: 临床营养(正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微生物技术(正高) 核医学技术(正高) 皮肤与性病学(副高) 计划生育(副高) 营养与食品卫生(副高) 卫生毒理(副高) 变态反应(副高) 整形外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24) 中医执业医师实践技能
    @2019-2027 志学网 www.233go.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