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医疗卫生工作者整体素质的核心内容是( )
正确答案 :C
专业技能素质和医学道德素质
[单选题]某患者血氧检查为:血氧容量12ml/dl,动脉血氧含量为11.4ml/dl,氧分压100mmHg(13.3kPa),动静脉氧差3.5ml/dl,患下列哪一种疾病的可能性最大
正确答案 :C
慢性贫血
解析:正常成年人血氧容量为20ml/dl,动脉血氧含量约为19ml/dl,血氧饱和度93%~98%,血氧分压80~100mmHg(10.7~13.3kPa),动静脉血氧含量差约为5ml/dl。故可见该患者的动脉血氧分压正常,血氧容量、动脉血氧含量、动静脉氧差下降,符合等张性缺氧的特点。故选C。而慢性支气管炎、ARDS、COPD易出现低张性缺氧,动脉血氧分压下降,动脉血氧饱和度下降,血氧容量正常,动脉血氧含量下降,动-静脉氧差正常或下降。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易出现循环性缺氧,动脉血氧分压正常,动脉血氧饱和度正常,血氧容量正常,动脉血氧含量正常,动-静脉氧差升高。
[单选题]长期机械通气的病人吸痰或鼻饲时有胃内容物从气道吸出或咳出,需警惕什么
正确答案 :A
气管-食管瘘
解析:长期气管插管病人,如气囊长时间压力高或导管质量不好可导致局部气管黏膜坏死,出现气管-食管瘘。表现为机械通气时出现血氧下降、呼吸急促,吸痰或鼻饲时有胃内容物从气道吸出,并排除气囊漏气问题,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可明确诊断,这是长期人工气道患者严重并发症,其他选项为干扰选项。故答案为A。
[单选题]关于急性肝功能衰竭发病机制,正确的是
正确答案 :E
以上都是
解析:急性肝功能衰竭发病机制复杂,病因不同,发病机制不同,同一病因不同病程阶段,发病机制亦有主次之分;发病机制包括原发性损害(损肝因素对肝的直接损伤效应)和继发性损害(细胞因子与炎症介质对肝的间接损伤效应);肝细胞急剧坏死同时肝细胞再生能力不足以进行代偿是其发病基础;肝细胞死亡途径包括细胞凋亡和坏死。故答案为E。
[单选题]关于细胞凋亡,描述不正确的是
正确答案 :B
无基因调控
[单选题]下列关于肾上腺危象的病因中,错误的是
正确答案 :E
垂体分泌ACTH增多
解析:垂体分泌ACTH减少可引起肾上腺危象,而其分泌增多通常使肾上腺皮质激素增多,可引起Cushing综合征,故E不正确。
[单选题]有关肠黏膜屏障功能监测描述错误的是
正确答案 :C
临床上主要通过测定分子量小于150D的分子反映肠黏膜通透性
解析:肠黏膜屏障功能监测包括肠黏膜通透性测定、细菌移位检测和血浆内毒素测定,其中肠黏膜屏障通透性测定是反映肠黏膜屏障功能的重要指标。临床上主要指分子量大于150D的分子物质对肠道上皮的渗透性能,通常包括二胺氧化酶、循环D-乳酸和糖分子探针比值测定。测定乳果糖与甘露醇吸收比值可间接而全面、准确地反映肠黏膜通透性变化,其值增大,提示肠黏膜通透性增加,肠黏膜功能损害。因此本题答案为C。
[单选题]男性,49岁。突然出现呼吸困难、胸痛及咯血,怀疑患急性肺血栓栓塞症,应特别注意发现是否存在
正确答案 :D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解析:下肢深静脉血栓脱落是导致肺栓塞的主要原因,因此值得注意。
[单选题]电除颤术的适应证
正确答案 :A
心室颤动
解析:1.电除颤术的适应证是心搏骤停、心室颤动。
[单选题]保证器官灌注的两个要素是
正确答案 :C
血管阻力和灌注压力
解析:灌注压力与血管阻力决定血流量或者是器官的灌注量。
[单选题]苯胺的主要中毒途径是
正确答案 :C
皮肤
解析:苯胺可经呼吸道、消化道及皮肤吸收,但以经皮肤接触吸收为主要中毒途径。
[单选题]重症患者急性期的代谢特点是
正确答案 :A
分解代谢为主
解析:危重病急性期的代谢特点以分解代谢为主,伴有少量急性期蛋白的合成代谢,表现为负平衡。
[单选题]以下患者体征中,符合重型哮喘的表现为
正确答案 :B
端坐呼吸、存在哮鸣音甚至沉默肺
[单选题]下列哪项不是ARDS直接肺损伤因素
正确答案 :A
感染中毒症
解析:引起ALI/ARDS的原因或高危因素可分为肺内因素(直接因素)和肺外因素(间接因素),肺内因素是指对肺的直接损伤,包括:①化学性因素,如吸入毒气、烟尘、胃内容物及氧中毒等;②物理性因素,如肺挫伤、放射性损伤等;③生物性因素,如重症肺炎。肺外因素包括严重休克、感染中毒症、严重非胸部创伤、大面积烧伤、大量输血、急性胰腺炎、药物或麻醉品中毒等。故答案选A。
[单选题]血凝块回缩的主要原因是
正确答案 :D
纤维蛋白发生收缩
解析:血小板血栓为白色血栓,其止血功能很弱;凝血系统激活后形成纤维蛋白,将红细胞和白细胞包绕其中形成红色血栓,血小板释放的血栓收缩蛋白使血块退缩,加强止血作用。
[单选题]输注凝血酶原复合物的适应证,以下不正确的是
正确答案 :E
因子Ⅷ缺乏引起的出血
解析:凝血酶原复合物含有维生素K依赖性因子Ⅱ、Ⅶ、Ⅳ、Ⅹ,可用于上述因子缺乏引起的出血。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693gr8.html
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