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嗜多色红细胞

D

题目:患者,女性,34岁,贫血貌,皮肤巩膜黄染;化验检查:网织红细胞20%,直接Coombs阳性。

解析:2.成熟红细胞出现嗜多色红细胞、嗜碱性红细胞、高色素大红细胞、低色素小红细胞,常见于溶血性贫血、巨幼红细胞贫血、缺铁性贫血。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用同一方法反复测定某一样品所获得的值间的一致性是
  • 精密度

  • 解析:精密度是指在一定条件下进行多次测定时,所得测定结果之间的符合程度。

  • [单选题]检测总补体活性,采用50%溶血试验是因为
  • 以50%溶血作为终点较100%溶血作为终点更敏感

  • 解析:在一个稳定的、适当的反应体系中,溶血反应对补体的剂量依赖呈一特殊的S形曲线。如以溶血百分率为纵坐标,相应血清量为横坐标,可见轻微溶血和接近完全溶血处,对补体量的变化不敏感。S曲线在30%~70%之间最陡,几乎呈直线,补体量的少许变动也会造成溶血程度的较大变化,即曲线此阶段对补体量的变化非常敏感,因此,实验常用50%溶血作为终点指标,它比100%溶血更为敏感。这一方法称为补体50%溶血实验,即CH50。

  • [单选题]酸化血清溶血试验阳性见于
  •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

  • 解析: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PNH)患者体内存在对补体敏感的红细胞,在酸性的正常血清中孵育,补体被激活,PNH红细胞破坏而产生溶血。

  • [单选题]正常人骨髓中,粒红比值为
  • 2~4:1


  • [多选题]血细胞分析系统方法学评价至少包括( )。
  • 精密度

    正确度

    可报告范围


  • [单选题]下列哪一项试验不是蚕豆病的有关检验
  • 丙酮酸激酶荧光点法

  • 解析:有关蚕豆病的检验试验有高铁血红蛋白还原试验、G-6-PD荧光斑点法、硝基四氮唑蓝试验和Heinz小体生成试验。

  • [单选题]属于红细胞生成减少所致的贫血是( )
  • 骨髓病性贫血

  • 解析:骨髓病性贫血是红细胞生成减少所致的贫血。

  • [单选题]血红蛋白减少比红细胞减少更为显著的贫血是
  • 缺铁性贫血


  • [单选题]β-血小板球蛋白存在子
  • α颗粒中


  •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69m68.html
  • 相关资料
    相关科目: 中医皮肤与性病学(正高) 职业病学(正高) 中药学(正高) 职业病学主治医师(代码:314) 中医肛肠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27) 核医学技术中级职称(代码:377) 护理学主管护师(代码:368) PRK-LASIK医师、技师 中药学(师) 主任/副主任护师
    @2019-2027 志学网 www.233go.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