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关于外关穴说法正确的是
正确答案 :E
以上都对
解析:外关 络穴;八脉交会穴(通于阳维脉)
定位 腕背横纹上2寸,尺骨与桡骨正中间。
主治 ①热病;②头痛、目赤肿痛、耳鸣、耳聋等头面五官病证;③瘰疬;④胁肋痛;⑤上肢痿痹不遂。
操作 直刺0.5~1寸。
[单选题]厥阴病的提纲证不包括
正确答案 :C
厥逆
[单选题]发热恶寒,头痛身痛,无汗气喘,宜用的方药是
正确答案 :B
麻黄汤
[单选题]羚角钩藤汤与天麻钩藤饮二方均具有的功用是
正确答案 :A
清热平肝息风
解析:羚角钩藤汤的组方原理
本方所治之证乃热盛于内,风从内生所致。治当凉肝熄风,增液舒筋。
方中羚羊角清热解痉;风从内生,以钩藤平肝息风,助羚羊角息风止痉,共为君药。风盛于内,桑叶、菊花,疏散风热,使肝热从外疏散,共为臣药。热伤阴津,以生地黄凉血养阴,滋养筋脉;筋脉挛急,以白芍养阴补血,助生地黄生津养筋舒筋;痰阻经脉,以贝母、竹茹清热化痰通经;热扰心神,以茯神益气安神,共为佐药。甘草益气,助白芍缓急柔筋,并调和药性,为佐使药。诸药配伍,以奏凉肝息风,增液舒筋之效。
[单选题]髓海位于( )
正确答案 :C
头部
[单选题]厥阴病基本病机特点是
正确答案 :B
寒热错杂
[单选题]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兼见头晕、注意力不集中,宜配
正确答案 :E
四神聪、悬钟
解析:【治疗】
1.基本治疗
治法 补益气血,调理气机。以相应背俞穴为主。
主穴 百会 关元 肝俞 脾俞 肾俞 膻中 足三里
配穴 脾气不足加太白、三阴交;失眠加神门、照海;健忘加印堂、水沟;肝气郁结加太冲、内关。
操作 背俞穴用补法,膻中、百会用平补平泻法。配穴按虚补实泻法操作。
2.其他治疗
拔罐法 选足太阳经背部第1、第2侧线,用火罐行走罐法或闪罐法,以背部潮红为度。
[单选题]下列各项,不属于肠痈临床特点的是
正确答案 :C
板状腹
解析:肠痈
【病因病机】
多因暴饮暴食,或恣食生冷不洁之物,致肠胃痞塞;或过食油腻辛辣,湿热内蕴肠间;或暴食后急迫奔走或腹部用力过度,肠络受损,瘀阻不通。以上原因皆可引起肠腑局部气血凝滞,郁而化热,积热不散,腐肉成痈。本病病位在大肠,病机不外气滞、血瘀、湿阻、热腐,基本病机为肠腑气蕴,热盛肉腐。
【辨证】
主症 转移性右下腹疼痛,疼痛呈持续性,阵发性加剧。
【治疗】
1.基本治疗
治法 清泻湿热,通调腑气。以足阳明胃经穴为主。
主穴 天枢 阿是穴 阑尾 上巨虚
配穴 发热加曲池;呕吐加内关;便秘加腹结。
操作 诸穴均用毫针刺法。留针30~60分钟,每日针2次。
2.其他治疗
(1)电针法 选取右天枢、右阑尾穴,电针刺激,强度以患者能耐受为度,每次3060分钟,每日2次。
(2)耳针法 选取阑尾、神门,中强刺激,每次留针30~60分钟,每日2次。
[单选题]患者,疮疡溃久难敛,脓水清稀,皮面色淡,气短乏力,舌淡脉细弱,治疗宜首选的药物是
正确答案 :C
内蒙古的黄芪
[单选题]小儿遗尿,治疗选穴主要选取( )
正确答案 :E
任脉及背俞穴
[单选题]患者,女,26岁。非周期性子宫出血,量多、色紫红、质稠。夹有血块,腹痛拒按,舌红苔黄,脉弦数。治疗应首选( )
正确答案 :D
隐白
[单选题]下列关于四逆汤证病机的描述最确切的一项是
正确答案 :B
肾阳虚衰,阴寒内盛
解析:四逆汤证
【原文】少阴病,脉沉者,急温之,宜四逆汤。(323)
【释义】本条论述少阴病脉沉,治宜急温。条文以脉代证,提示少阴病施治宜早,切勿拖延。仅言脉沉,尚未至脉微或脉微欲绝,说明虽已显示少阴不足,但阳虚并不太甚,厥逆吐利诸典型的少阴里虚寒证尚未出现。此时强调“急温”是因为病入少阴,涉及根本,阳亡迅速,死证太多。故少阴之治,贵在及早。当脉沉显示阳虚征兆时,即当急温,以防亡阳之变。
[单选题]下列不属医学道德评价方式的是
正确答案 :C
法律条文
解析:医德评价
医德评价是指人们根据一定的医德标准,对他人或自己的医德行为所作的善恶判断。
两种类型:社会评价、自我评价
三个标准:疗效、科学、社会
三种评价方式:舆论、信念、习俗
[单选题]治疗痢疾的主穴是
正确答案 :A
天枢、关元、上巨虚、合谷
解析:痢疾
【病因病机】
痢疾多由饮食生冷、不洁之物,或感受暑湿疫毒所致。外邪与食滞阻碍肠腑,气机不利,大肠传导功能失职,湿热相搏,气血阻滞,肠络受损,而致下痢脓血,形成湿热痢5脾胃素虚,脏腑气弱,而贪凉受寒,湿浊乘虚而人,以致寒湿不化,形成寒湿痢;感受疫毒之邪,毒邪熏灼肠道,热毒内盛,引动内风,蒙蔽清窍,而成疫毒痢;湿热蕴结中焦,脾胃失其升降功能,以致呕恶不能食,为噤口痢;若痢疾迁延日久,中焦虚弱,命门火衰,正虚邪恋,常因受凉或饮食不当而反复发作,为休息痢。
【辨证】
主症 大便次数增多,粪中带有黏液脓血,腹痛,里急后重。
【治疗】
1.基本治疗
治法 清热化湿,通肠导滞。以手足阳明经及任脉穴为主。
主穴 天枢 关元 上巨虚 合谷
配穴 湿热痢加曲池、阴陵泉;寒湿痢加中脘、阴陵泉;疫毒痢加大椎、中冲、十宣;噤口痢加内关、中脘;休息痢加脾俞、肾俞;久痢脱肛加百会、长强。
操作 关元用平补平泻法;其余主穴用泻法。急性痢疾者,每日治疗2次,每次留针30分钟。配穴按虚补实泻法操作。寒湿痢、休息痢及久痢脱肛者,可配合艾灸;大椎、十宣点刺出血。
2.其他治疗
(1)耳针法 选大肠、直肠下段、胃、脾、肾、腹。每次3~4穴,急性痢疾用强刺激,留针30分钟,每日1~2次,慢性痢疾用轻刺激,亦可用揿针埋藏或用王不留行籽贴压。
(2)穴位注射法 选穴参照基本治疗,用黄连素注射液,或用5%葡萄糖注射液,或用维生素B↓1注射液,每穴注射0.5~1ml,每日1次。
[单选题]下列可引起血清钾增高的是
正确答案 :C
急性肾衰竭
[单选题]石决明、草决明的共同作用是
正确答案 :B
清肝明目
解析:石决明
性能:咸,寒。归肝经。
功效:平肝潜阳,清肝明目。
应用:
1.肝阳上亢,头晕目眩。
2.目赤,翳障,视物昏花。能清肝火而明目退翳。
用法用量:煎服,应打碎先煎。平肝、清肝宜生用,外用点眼宜煅用、水飞。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69moww.html
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