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生理性黄疸
E
题目:女婴,出生5天,近日来巩膜、皮肤黄染明显。查体:体温36.8℃,脉搏132次/分,呼吸24次/分,精神好,会吸奶,大小便正常,查血清胆红素为185μmol/L。家长咨询其黄疸的原因,护士的解释是
解析:约50%~75%新生儿在生后2~3天可出现生理性黄疸,4~5天达高峰,10~14天消退,一般情况良好。该女婴生后5天,为黄疸高峰期,而血清胆红素为185μmol/L<205μmol/L(正常高限),且除了皮肤黄染外,其他都正常,所以属于生理性黄疸。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有机磷中毒时,代谢失常的神经递质是
乙酰胆碱
[单选题]患者,男,30岁,半小时前因汽车撞伤头部入院,入院时已昏迷。对于此患者应采取的护患关系模式是( )
主动-被动型
解析:主动-被动型模式是患者置于被动地位,而医生处于主动的主导地位的一种模式,常用于手术、麻醉、抗感染治疗等技术。对休克、昏迷、某些精神疾病、智力严重低下等疾病,这种模式是适合的。
[单选题]患者,男性,50岁。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5年,护士对其进行饮食指导,其中错误的是
高热量、高纤维素饮食
解析:病人有高血压病史15年,而高血压病人饮食宜清淡低盐低脂。故答案E高热量、高纤维素饮食是错误。故答案为E。
[单选题]患者,男性,23岁,野外露营时不慎被毒蛇咬伤,现场急救除外
抬高伤肢
解析: (1)要迅速用布条、手帕、领带等物在伤肢近端2~10厘米处扎紧,以防止蛇毒延淋巴和浅静脉回流扩散,并注意每隔30分钟放松1~2分钟。直至应用有效蛇药30分钟后,或注射抗蛇毒血清后方可去除。(2)立即用清水、肥皂水冲洗伤口,去除其周围粘附的毒液,如用双氧水或1:5000高锰酸钾溶液冲洗更好。(3)然后用消过毒的刀在两个牙痕之间划开一个长1厘米、深0.5厘米左右的刀口,使毒液流出,并注意将残留的毒牙取出,再用南通蛇药片加水调成糊状敷在伤口。但被蝰蛇和腹蛇咬伤不应切皮排毒,防止出血不止。二、全身治疗全身治疗最好与局部处理同时进行,以及早解毒,挽救生命。(1)抗蛇毒血清:需先做过敏试验。如皮试阳性,可脱敏注射。(2)肾上腺皮质激素:早期大剂量应用。(3)蛇药及某些中草药,如南通蛇药、群生蛇药、半枝莲、万年青等,有解毒功能,应尽早服用及外敷。首次口服量要大,一般是常用量的两倍,外敷是将药溶成糊状敷在伤口及其周围。(4)对症支持疗法、抗生素防止感染等。三、被毒蛇咬伤者应注意:1、被毒蛇咬伤后,要马上坐下来,不要乱动,因为活动会促进毒液扩散,加重中毒。如果旁边有人,救护措施要由旁边的人进行。若现场只有自己一个人,应迅速自救,若还需要走路求救时,也要慢慢走,因为走得越快,血液循环越快,毒液扩散也越快。2、被毒蛇咬伤后绝对不能喝酒,因为酒能加快血液循环,使毒液扩散加快。3、用火烤伤口可以破坏蛇毒,但要注意避免烧伤。
[单选题]慢性胃炎的主要致病因素是
幽门螺杆菌感染
解析:近年来的研究己明确,绝大多数慢性胃炎主要是由幽门螺杆菌(HP)感染所引起。此外引起慢性胃炎的原因还有:(1)急性胃炎的遗患。(2)刺激性食物和药物。(3)十二指肠液的反流。(4)免疫因素。故答案为E。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6e06ol.html
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