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Ⅲ级
C
题目:患者36岁,慢性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病史。近日,轻度活动即感心悸、气促。
解析:1.心功能Ⅲ级表现为体力活动明显受限,低于平时一般活动即引起心衰症状等症状。此患者符合Ⅲ级的表现。故选C。
2.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并发心律失常常见类型为心房颤动。故选D。
3.洋地黄可增强心肌收缩力,抑制心脏传导系统。对迷走神经系统的直接兴奋作用是洋地黄的一个独特优点,因此正确答案为A。洋地黄中毒最重要的反应是各类心律失常,最常见者为室性期前收缩,多呈二联律或三联律,其他如房性期前收缩、心房颤动、房室传导阻滞等。胃肠道反应如食欲下降、恶心、呕吐和神经系统症状如头痛、倦怠、视力模糊、黄视、绿视等,故其他答案不正确。解题关键:洋地黄的药理作用主要是增强心肌收缩,抑制传导,可使心率减慢。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1岁小儿,体检示体格发育正常,护士为其测得头围约是
46cm
解析:头围是指经眉弓上方、枕后结节绕头1周的长度。出生时平均为34cm,6个月时44cm,1岁时46cm。
[单选题]产妇,张某,产后1天,无母乳喂养禁忌,认为初乳脏,欲弃初乳,护士应为其解释初乳适合新生儿喂哺,其主要因素是
抗体含量高
解析:初乳含脂肪较少而蛋白质较多(主要为免疫球蛋白);初乳中维生素A、牛磺酸和矿物质的含量颇丰富,并含有初乳小球(充满脂肪颗粒的巨噬细胞及其他免疫活性细胞),对新生儿的生长发育和抗感染能力十分重要。
[单选题]下列哪项不是引起慢性心力衰竭的诱发因素
脱水
解析:慢性心力衰竭诱发和加重因素:①急性感染:呼吸道感染最常见。②心律失常:心房颤动是诱发心力衰竭的最重要因素,其他快速心律失常亦常见。③循环血容量增加或锐减:如输液过多过快、摄入钠盐过多、妊娠、失血、严重脱水等。④身心过劳:如劳累、情绪激动、压力大。⑤治疗不当:如洋地黄用量不当、利尿过度。⑥其他:如合并甲亢、贫血、水电解质絮乱和酸碱失衡等。
[单选题]患者,男性,72岁,患有原发性高血压病(2期),一日因情绪激动突然血压升至230/130mmHg伴剧烈头痛、恶心、呕吐、抽搐及嗜睡,分诊护士考虑患者发生了
高血压脑病
解析:患者血压剧烈升高达230/130mmHg,且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症状,考虑为高血压脑病,即由于动脉压突发急骤升高,导致脑小动脉痉挛或脑血管调节功能失控,产生严重脑水肿的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
[单选题]尸体护理评估的内容不包括
家属为死者准备的物品情况
解析:尸体护理前护士应评估病人诊断、治疗、抢救过程、死亡原因及时间;尸体清洁程度、有无伤口、引流管等;死者家属对死亡者的态度、死者生前的宗教信仰等。尸体护理评估的内容不包括家属为死者准备的物品情况。故本题选E。
[单选题]预防、医疗、保健机构发现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时,以下措施不正确的是
身体约束
解析: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预防、医疗、保健机构无权对病人进行身体约束。
[单选题]正常骨盆出口平面的横径应为
9cm
[单选题]急性心肌梗死早期(24小时内)的主要死亡原因是
心律失常
解析:75%~95%的心肌梗死病人有心律失常,而且多发生在起病1~2天内,而以24小时内最多见,因而也成为导致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早期(24小时内)死亡的主要原因。其余亦为心肌梗死病人死亡的原因,但多在以后时期发生。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6e0ggl.html
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