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Norman Shealy在1975年报道了第一例射频松解术治疗面部疼痛病例 最早的经皮射频松解术治疗疼痛病例报道于1981年 Slappendel在1997年报道了第一例临床应用脉冲射频松解术 尽管现代低温神经消融设备在20世纪60年代就被开发、改进完成,疼痛的管理治疗从80年代才开始流行

ABCD

题目:下列松解术历史的描述中确切的是()

解析:这些均为准确的历史事件及文献记录。脉冲射频技术从1997年开始受到广泛关注,当时颈部脊髓背根神经节的脉冲射频治疗验证了有效性和安全性。在1961年,Cooper报道了使用液氮的一端绝缘的空心管装置,达到了-190℃的低温,他在一家医院告示板上发表了这个报道。6年后,一位名为Amoils的眼科医生改进了该装置。1976年Lloyd创造了“冷凝止痛法”一词,该技术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流行,但相关文献发表则逐渐减少[Cooper IS,Lee AS.Cryo-static congelation:a system for producing a limited,controlled region of cooling or freezing of biologic tissues.J Nerv Ment Dis.1961;133:259-263.   Amoils SP.The Joule Thomson cryoprobe.Arch Opthalmol.1967;78B.:201-207.   Lloyd JW,Barnard JD,Glynn CJ.Croanal-gesia.A new approach to pain relief.Lancet.1976;2(7992):932-934].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黄苔一般主( )
  • 热证


  • [单选题]阿片类药物通常会降低交感活性和产生剂量依赖的心动过缓,除了()
  • 哌替啶

  • 解析:任一高剂量阿片类药物降低交感张力,使得副交感张力占主导地位。特别高剂量时通过刺激迷走中枢降低心率。   哌替啶由于跟阿托品的相似性可能在静脉注射后加快心率。

  • [多选题]对于在触发点注射A型肉毒毒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引起流感样肌痛

    对于触发点要长期注射(差不多3个月)

  • 解析:A型肉毒毒素可成功使肌筋膜触发点失活;然而它可引起持续数天到1周的流感样肌痛和偶发的法射点外肌无力。它是一种长效治疗方法,对触发点注射可使疼痛缓解长达3个月,而局麻或无麻的传统触发点注射只能维持数日到1周。

  •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6e83w2.html
  • 相关资料
    相关科目: 普通外科(正高) 整形外科(正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微生物技术(正高) 中西医结合骨科学(副高) 临床营养(副高) 职业卫生主治医师(代码:363) 住院医师规培(胸心外科) 公卫执业医师 初级护师 生殖健康咨询师
    @2019-2027 志学网 www.233go.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