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内经》

A

题目:中医学“治未病”的思想,最早见于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素问·至真要大论》中“皆属于心”的原文是
  • 诸痛痒疮

  • 解析:诸痛痒疮,皆属于心。

  • [单选题]煅法属于的炮制方法是
  • 火制


  • [单选题]半夏泻心汤适用于
  • 脾胃虚弱,寒热错杂,症见心下痞满,但满不痛,呕吐下利者

  • 解析:本方所治之痞,原系小柴胡汤证误下,损伤中阳,少阳邪热乘虚内陷,以致寒热错杂所致。症见心下痞,但满而不痛,或呕吐,肠鸣下利,舌苔腻而微黄。

  • [单选题]乌梅丸适用于
  • 寒热错杂,虚实夹杂,肠道失固,症见久泻久痢者

  • 解析:乌梅丸 本方所治蛔厥,是由肠道虚寒,蛔虫上扰所致。治宜温脏安蛔。主治脏寒蛔厥证。症见脘腹阵痛,烦闷呕吐,时发时止,得食则吐,甚至吐出蛔虫,手足厥冷,亦可治久泻久痢(关于久泻久痢,多脾胃虚寒,肠滑失禁,气血不足而湿热积滞未去之寒热虚实错杂证候)及反胃呕吐。故答案选C

  • [单选题]关于“谵语”的病因病机描述错误的是
  • 心气大伤,精神散乱

  • 解析:[谵语与郑声.png]

  • [单选题]患者,男,38岁,自觉脘腹痞塞不通,胀满难受而无块状物可及半年,应诊为
  • 痞满


  • [单选题]“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指何证的病机
  • 阳气虚衰多寐


  • [单选题]最常能听到的胸膜摩擦音的部位是
  • 前下侧胸壁

  • 解析:前下侧胸壁

  • [单选题]经络系统中,具有加强十二经脉在体表联系的是
  • 别络

  • 解析:正经:正经有十二,即手三阴经、足三阴经、手三阳经、足三阳经,共四组,每组三条经脉,合称十二经脉。 十二经别:十二经别不仅可以加强十二经脉中相为表里的两经之间的联系,而且因其联系了某些正经未循行到的器官与形体部位,从而补充了正经之不足。 十二经筋:联缀百骸,维络周身,主司关节运动的作用。 十五别络:十五别络的功能是加强表里阴阳两经的联系与调节作用。 奇经八脉有统率、联络和调节全身气血盛衰的作用。

  •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6ej9ze.html
  • 相关资料
    相关科目: 中医内科学(正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基础检验技术(正高) 传染病学(副高) 重症医学(副高) 职业卫生(副高) 临床营养(副高) 核医学(副高) 肿瘤放射治疗学主治医师(代码:343) 住院医师规培(外科) 住院医师规培(中医康复科)
    @2019-2027 志学网 www.233go.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