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自限性,预后良好 变态反应性疾病 常反复发作 以肌层病变为主者可导致梗阻
ABCF
题目:患者,女,42岁,1年前无明显诱因间断出现上腹痛,伴腹泻,大便呈黄色稀水样,2~3次/天,症状可自行缓解,1年内发作约3次。2天前患者再次出现左上腹及脐周隐痛,伴黄色稀水样便,约5次/天,伴恶心、腹胀,无发热及皮疹,排便后腹痛稍有好转。查体:生命体征平稳,左上腹、脐周压痛,无反跳痛,肠鸣音约8次/分,余未见异常。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下列不属关元穴主治的是( )
眩晕
[单选题]"通因通用"适用于( )
食积泄泻
[多选题]DILI的诊断主要应依据
用药至发病的时间和病程
除外其他病因
偶尔再用药发生反应
解析:诊断依据:1.包括服药至肝损出现的时间规律性,B正确。2.停药后肝脏生化指标迅速改善的病程3.、能排除其它病因或疾病所致的肝损伤,C正确。4、再次用药后,迅速激发肝损伤,ALT至少升高至正常范围上限的2倍以上。D正确。
[多选题]急性胰腺炎的实验室检查可见下列哪项升高
白细胞计数
血清脂肪酶
血淀粉酶
C-反应蛋白
解析:(1) 血白细胞计数:急性胰腺炎病人早期就有白细胞计数增高。一般在(10-20) x l〇9/L,重症者超过20xl09/L;.C-反应蛋白及中性粒细胞明显增多。(2) 淀粉酶测定:血清淀粉酶在起病后6-12小时开始升高,48小时开始下降,持续 3-5日。血清淀粉酶超过正常值3倍可诊断本病。尿淀粉酶升高比血淀粉酶升高稍晚,发病后12-24小时开始增高,但下降较慢,持续1-2周。检测血淀粉酶准确性高,影响因素 少,建议以血淀粉酶为主,尿淀粉酶仅作参考。其他一些疾病(如胆石症、胆囊炎、消化性溃 疡穿孔、急性腹膜炎、肠梗阻等)均可有淀粉酶轻度升高,但一般不超过正常值2倍。此外, 淀粉酶的高低不一定反映病情的轻重,病人是否开放饮食或病情程度的判断,不能单纯依 赖于淀粉酶是否降至正常,应综合判断。胰源性胸腔积液、腹水中淀粉酶明显升高。(3) 血清脂肪酶:血清脂肪酶常在病后24-72小时开始上升,持续7 ~ 10日,超过正常 3倍有诊断意义,对发病后就诊较晚的病人有诊断价值,但不能用于早期诊断。
[多选题]老年人消化性溃疡的特点是
临床表现多不典型
以胃溃疡多见
溃疡常较大
易误诊为胃癌
解析:(1)老年消化性溃疡的临床表现多不典型,缺乏规律性的上腹痛,多以上腹饱胀、不适等消化不良的症状,少数患者的胸骨后及腰背部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 (2)老年溃疡的发病部位高,老年人胃体部以上溃疡发生率较高(42.39%),高于胃角、胃窦部、幽门管部,提示老年消化性溃疡好发于高位的特点。 (3)溃疡的大小:老年溃疡中巨大溃疡明显增多,所谓巨型溃疡是指胃溃疡面直径>3cm,球溃疡面直径>2cm为巨型溃疡,发生巨型溃疡机制尚不清楚,确诊以内镜和病理检查可靠。(4)并发症高:上消化道出血为常见并发症,占43%,而且常有再出血;穿孔占8%,死亡率高,应给予足够重视;幽门梗阻占10%。(5)复发率高,愈合缓慢。
[多选题]溃疡性结肠炎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等治疗( )
适用于暴发型或重症患者
病情控制后递减药量,维持数月,然后停药
在减量或停药后可给水杨酸柳氮磺胺吡啶,以免复发
病变在左侧结肠可给地塞米松5mg加生理盐水100ml做保留灌肠,每日1次,可减少激素不良反应
解析:溃疡性结肠炎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适用于暴发型或重症患者,病情控制后递减药量,维持数月,然后停药,在减量或停药后可给水杨酸柳氮磺胺吡啶,以免复发,病变在左侧结肠可给地塞米松5mg加生理盐水100ml做保留灌肠,每日1次,可减少激素不良反应。故选:ABCD。
[多选题]阴阳运动的结果有( )
阴消阳长或阳消阴长
阴阳皆消或阴阳皆长
阴阳处于暂时的动态平衡
[单选题]情志异常可导致心悸、惊恐不安等症状,此种情志多为( )
突然受惊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6ew2l2.html
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