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选题]有关糖化血红蛋白的叙述以下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A
  • 是最长期的糖尿病控制指标

  • 解析:糖化血红蛋白的形成是不可逆的,是较长期的糖尿病控制指标,用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病人,应将糖化血红蛋白作为常规监测指标,反映过去6~8周的平均血糖水平。更长期的糖尿病控制指标是糖化终末产物。

  • [单选题]出生后,产生血细胞的骨髓为( )
  • 正确答案 :B
  • 红髓

  • 解析:红骨髓造血、黄骨髓营养骨髓是存在于长骨(如肱骨、股骨)的骨髓腔和扁平骨(如骼骨)的稀松骨质间的网眼中,是一种海绵状的组织。能产生血细胞的骨髓略呈红色,称为红骨髓。人出生时,红骨髓充满全身骨髓腔,随着年龄增大,脂肪细胞增多,相当部分红骨髓被黄骨髓取代,最后几乎只有扁平骨骨髓腔中有红骨髓。此种变化可能是由于成人不需全部骨髓腔造血,部分骨髓腔造血已足够补充所需血细胞。

  • [单选题]由化脓性链球菌引起的疾病不包括
  • 正确答案 :D
  • 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

  • 解析:化脓性链球菌所致疾病分三类:急性化脓性感染,如皮下软组织感染;猩红热;链球菌感染后变态反应性疾病,主要有风湿热和急性肾小球肾炎。草绿色链球菌属条件致病菌,常与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相关。

  • [单选题]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积分(NAP)在下列疾病的鉴别中,哪项是不正确的
  • 正确答案 :C
  • 急淋时NAP积分明显降低,而急粒时则明显升高

  • 解析:碱性磷酸酶主要存在于成熟的中性粒细胞中,急淋时NAP积分多升高,而急粒时则减低。

  • [单选题]有关纤维蛋白溶解系统,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A
  • 是指纤溶酶原转变成纤溶酶以及纤溶酶降解纤维蛋白(原)和其他蛋白质的过程


  • [单选题]溃疡性结肠炎常可出现
  • 正确答案 :C
  • 脓血便

  • 解析:黏液便出现提示肠道受刺激或炎症,鲜血便提示有下消化道出血,柏油样便提示有上消化道出血;脓血便见于菌痢、溃疡性结肠炎、结肠癌或直肠癌;稀汁样便见于各种腹泻。

  • [单选题]存在于宿主血液中的寄生虫抗原为
  • 正确答案 :B
  • 循环抗原

  • 解析:存在于宿主血液中的寄生虫抗原为循环抗原。

  • [单选题]以下机体产生肿瘤抗原的可能机制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B
  • 抗原合成过程的某些环节发生异常,如碱基化异常,导致蛋白质异常降解产物的产生

  • 解析:机体产生肿瘤抗原的可能机制为:①基因突变;②细胞癌变过程时原本不表达的某些基因被激活;③抗原合成过程的某些环节发生异常,如糖基化异常,导致蛋白质异常降解产物的产生;④胚胎时期抗原或分化抗原的异常、异位表达;⑤某些基因产物尤其是信号转导分子的过度表达;⑥外源性基因(如病毒基因)的表达。

  • [单选题]在肝素抗凝治疗中,检测普通肝素的首选指标是
  • 正确答案 :E
  • APTT

  • 解析:APTT对血浆肝素的浓度很敏感,故是目前广泛应用的实验室监护指标。一般在肝素治疗期间,APTT维持在正常对照的1.5~3.0倍为宜。

  • [单选题]中性粒细胞受损发生脂肪变性,胞浆中出现
  • 正确答案 :B
  • 空泡

  • 解析:中性粒细胞发生脂肪变性胞浆中表现为空泡。

  •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6rwk5w.html
  • 相关资料
    考试资料
    推荐科目: 内分泌(正高) 耳鼻咽喉科(正高) 中医儿科学(正高) 中医儿科学(副高) 妇女保健(副高) 微生物检验技术(副高) 神经电生理(脑电图)技术(副高) 全科医学主治医师(代码:301) 中医肛肠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27) 中西医执业医师实践技能
    @2019-2027 志学网 www.233go.com 蜀ICP备202202679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