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控制药物在胃肠道中的释放部位 控制药物在胃肠道中的释放速度 掩盖药物的苦味 防潮、避光、增加药物的稳定性 改善片剂的外观
ABCDE
题目:包衣的目的有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包衣目的。包衣一般是指在片剂(常称其为片芯或素片)的外表面均匀地包裹上一定厚度的衣膜,它是制剂工艺中的一种单元操作,有时也用于颗粒或微丸的包衣,主要是为了达到以下一些目的:①控制药物在胃肠道的释放部位,例如:在胃酸、胃酶中不稳定的药物 (或对胃有强刺激性的药物),可以制成肠溶衣片,这种肠溶衣的衣膜到小肠中才开始溶解,从而使药物在小肠这个部位才释放出来,避免了胃酸、胃酶对药物的破坏;②控制药物在胃肠道中的释放速度,例如:半衰期较短的药物,制成片芯后,可以用适当的高分子成膜材料包衣,通过调整包衣膜的厚度和通透性,即可控制药物释放速度,达到缓释、控释、长效的目的;③掩盖苦味或不良气味,例如:黄连素入口后很苦,包成糖衣片后,即可掩盖其苦味、方便服用;④防潮、避光、隔离空气以增加药物的稳定性,例如:有些药物很易吸潮,用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等高分子材料包以薄膜衣后,即可有效地防止片剂吸潮变质;⑤防止药物的配伍变化,例如:可以将两种药物先分别制粒、包衣,再进行压片,从而最大限度地避免二者的直接接触;⑥改善片剂的外观,例如:有些药物制成片剂后,外观不好(尤其是中草药的片剂),包衣后可使片剂的外观显著改善。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延伸阅读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粒径小于3μm的被动靶向微粒,静注后的靶部位是
肝、脾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微粒的靶向性。一般未经修饰的微球主要为被动靶向,微球混悬液经静脉注射后,首先与肺毛细血管网接触,而肺部毛细血管网的直径为3~11μm,因此大于3um的微球将被肺有效截获,主要浓集于肺,可用于治疗肺部感染、防止肿瘤向肺部转移等。小于3μm时一般被肝、脾中的巨噬细胞摄取,可利用其治疗肝、脾寄生虫、真菌感染和酶缺乏等疾病。小于 0.1μm的微球有可能透过血管细胞的膜孔而离开血液循环,这些膜孔取决于血管床的不同大小,胰、肠和肾的毛细血管内皮的膜孔为50~60nm,而肝、脾和骨髓的膜孔为 100nm,肿瘤区域的毛细血管壁由于炎症比正常者有较大的渗透性。
[单选题]第 14 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规定,医疗机构配制的制剂应当是
本单位临床需要而市场上没有供应的品种
[单选题]皂苷不宜做成注射剂应用的原因是
有溶血作用
[多选题]严重肝病患者尿液中可见的结晶为()
酪氨酸结晶
解析:答案:D
[单选题]根据下列选项,回答 67~69 题:
少气懒言,乏力自汗,面色苍白或萎黄,心悸失眠,舌淡
解析:6题选E,因为少气懒言、乏力自汗为气虚;面色苍白或萎黄、心悸失眠、舌淡为血虚。
[多选题]泻水逐饮,清热消肿散结,治疗痈肿疮毒宜选( )。
甘遂
京大戟
[单选题]根据下列选项,回答 102~104 题:
砷盐
本文链接:https://www.233go.com/key/72roel.html
相关资料